書 名:《大明悲歌——崇禎那些年》
作 者:傅小凡 著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他,被迫繼承兄長的皇位,曆盡驚險、殘酷的宮廷鬥爭,逐漸掌握實權,剷除閹黨集團,更為東林黨人平反昭雪。然而,面對腐敗的政治、連年的災害,饑民造反、外族入侵的形勢,他卻曾錯殺忠臣,自毀長城,最終難逃江山易主、自縊而亡的命運。他,就是明朝最後一任皇帝,也是統治全中國的最後一位漢族皇帝——明思宗朱由檢。
本書以崇禎年間的歷史為背景,詳述了末代皇帝朱由檢在位十七年來企圖中興大明,卻又無力回天,最終走向失敗的過程。作者從獨特的角度分析了包括崇禎皇帝在內的諸多歷史人物的個人悲劇,以及明朝滅亡的深層原因。運用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勾畫了明末昏暗腐朽的暮氣晚景,書中也隱藏著對國家命運的悲嘆。
作者簡介
傅小凡,祖籍遼寧省,出生於甘肅省,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倫理學、管理哲學、中國美學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晚明自我觀》《宋明道學新論》《李贄哲學研究》《朱子與閩學》等專著。2014年2月在《百家講壇》開講《崇禎那些年》。
目錄
第一講 臨危受命
西元1627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大明王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啟皇帝朱由校突然駕崩,最高權力出現真空,大明王朝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天啟皇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皇帝,為何會英年早逝?在他離世之後,對朝廷威脅最大的人物是誰,又會給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帶來怎樣的麻煩呢?
第二講 剷除閹黨
西元1628年,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崇禎皇帝。這位年輕的繼位者希望重振大明王朝的輝煌,此時的當務之急,就是除去身邊的隱患。是什麼樣的人讓崇禎皇帝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脅?他能否識破並挫敗陰謀,從兄長——那個傀儡皇帝的陰影中走出來,收回權力,掌控自己和大明王朝的命運?
第三講 真相大白
雖然魏忠賢已死,閹黨集團遭到重創,其實力仍不容小視,剷除閹黨的工作此時才剛剛開始。經此一役,崇禎皇帝積累了初步的政治經驗,他還需要用什麼樣的辦法來對付閹黨余逆?在閹黨當權的日子裏,那些不曾屈服的忠良之士有怎樣的遭遇?皇帝能否為他們洗清罪名,讓他們重獲自由?
第四講 懲治腐敗
從古至今,揭發和懲戒腐敗,對當政者來説都是棘手的難題,這對崇禎皇帝而言也不例外。當政者能感受到腐敗的存在,但要真的指明具體的人和事,拿出證據,又談何容易?急於糾正腐敗之風的崇禎皇帝面臨著怎樣的難題?他採取的措施能否對積弊已久的大明王朝帶來積極的成效?
第五講 平遼方略
崇禎皇帝要推行“新政”,除了對內治理腐敗,還有哪項重要的舉措?為什麼説這項舉措的成敗同樣關乎大明王朝的興衰存亡?在對內反腐工作並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的情況下,這另外一項舉措是否能順利實行?
第六講 寧遠兵變
袁崇煥誇下“五年之內收復遼東”的海口,獲得崇禎皇帝所賜的尚方寶劍和“便宜行事之權”的口頭承諾。然而,在上任之初,他便遇到了麻煩。他在離京赴任的路上聽到了什麼消息,發生了什麼大事?接下來,他會採取什麼行動?他的舉措能讓崇禎皇帝感到滿意嗎?他能否兌現自己的諾言?
第七講 同室操戈
就在袁崇煥下決心平遼的時候,卻接連遇到麻煩,雖然在崇禎皇帝的支援下,他已經平定了接二連三的兵變危機,但要兌現諾言,還面臨重重困難。恰在此時,他又遇上了地方實力派人物強有力的挑戰,這個人是誰?在他的挑戰下,袁崇煥的海上戰略目標還能實現嗎?
第八講 保衛北京
袁崇煥和毛文龍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釀成了同室操戈的悲劇。他為什麼要殺掉毛文龍?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崇禎皇帝和皇太極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分別會有怎樣的反應?
第九講 暗流涌動
在除掉毛文龍之後,袁崇煥其實已經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會面臨怎樣嚴重的後果,還能否從人生的陰影中走出來?在他陷入危機時,遼東形勢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第十講 打擊朋黨
崇禎皇帝殺掉袁崇煥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會不會另有隱情?在此之後,大明王朝將向怎樣的方向走下去,崇禎皇帝登基以來的上升局面能否繼續?
第十一講 崇禎遭“瘟”
處心積慮的溫體仁終於扳倒了周延儒,成為內閣首輔。然而此時,文震孟被破格提拔為內閣大學士,這引起了溫體仁的關注。文震孟會威脅到溫體仁的利益嗎?溫體仁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消除潛在的威脅?
第十二講 民變蜂起
溫體仁被皇帝趕回老家,是大明朝廷的一件好事。而隨之而來的另一件事,更讓崇禎皇帝感到興奮: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在車箱峽被困。李自成究竟是何許人也?他所帶領的農民軍能否從大明軍隊的圍剿中逃脫出來呢?
第十三講 圍剿流寇
由於大明軍隊指揮人員和崇禎皇帝的判斷失誤,李自成詐降成功,和他的軍隊一起死裏逃生,繼續造反。碰上這種不好對付的農民軍領袖,崇禎皇帝會派誰帶兵去消滅他們呢?
第十四講 內憂外患
眼看消滅高迎祥殘部的戰鬥勝利在望,一個新的消息卻如同晴天霹靂,擾亂了大明軍隊的陣腳——內亂尚未平息,突破了長城防線的滿族軍隊給大明王朝帶來了新的麻煩。袁崇煥已被處死,此時崇禎皇帝還能依靠哪位大將率領部隊應對外敵的進犯呢?
第十五講 平定內亂
滿族軍隊方面的困擾尚未解除,來自農民起義軍方面的麻煩又接踵而來。儘管在消滅內患的戰場上初嘗勝利的滋味,但對大明王朝而言,這一重危機卻遠未結束。崇禎皇帝打算如何平定內亂?他能否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十六講 議和風波
在內亂暫時平定下來之後,大明王朝接下來還必須面對滿族軍隊的侵襲。該怎樣做才能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是擺在崇禎皇帝面前的一道難題。他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他的決定能否得到大臣們的支援?
第十七講 無果而終
面對內外兩重困局,楊嗣昌向崇禎皇帝提出與清軍議和的建議,為皇帝所接納,卻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崇禎皇帝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援,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同時保全大明朝的尊嚴?他還將面臨怎樣的困難?
第十八講 死灰複燃
崇禎皇帝認為,是盧象升的指揮不當導致了老臣孫承宗的死,於是撤了盧象升的職。大明軍隊已經失去了孫承宗這員大將,接下來,皇帝將會派誰去迎戰八旗鐵騎?大明軍隊還有在戰鬥中取勝的把握嗎?
第十九講 遙相呼應
楊嗣昌要剿滅張獻忠及其部隊,卻又得罪了在這個任務當中對自己來説至關重要的兩員大將。他還能不辱使命剿滅張獻忠嗎?等待他的將是怎樣的命運?
第二十講 夢斷遼東
楊嗣昌去世,張獻忠、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無法被剿滅,清軍沿用明朝軍隊自己曾經用過的“駐兵蠶食”戰術來對付他們,收效顯著。面對如此困局,誰能挺身而出,率領明朝軍隊與清人作戰?他能戰勝皇太極帶領的八旗軍隊嗎?
第二十一講 無力擔當
遼東戰事的失利對已經陷入嚴重危機的大明王朝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此時議和的方案又重新被提了出來。這一次,大明王朝與諸國之間的議和能否成功?大明王朝能否借此從雙線作戰的疲憊中找到喘息的機會?
第二十二講 怒殺言官
由於朱由檢缺乏政治家應有的魄力,明朝與清國之間的議和計劃再次失敗。面對清軍大舉入侵的困局,內閣首輔周延儒突發奇想,試圖用一種奇怪的辦法抵禦敵人。他用的是什麼招數,能起到震懾敵人的作用嗎,崇禎皇帝對此有何看法?
第二十三講 爭奪開封
無力回天的內閣首輔周延儒被皇帝賜死,大明王朝中興的希望就此破滅。儘管清兵已經撤出邊境,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此時又來圍攻中原要地開封,使原本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陷入江山隨時易主的絕境。中原守軍能否抵擋李自成部隊的強勢進攻,開封城將面臨怎樣的考驗?
第二十四講 兵出潼關
正當開封城被圍多日,陷入絕望之際,有人建議巡撫鑿開黃河大堤,水淹李自成的農民軍。這種辦法能在激烈的戰爭中奏效嗎,能否幫助大明王朝在對內的戰場上贏得勝利?面對明朝軍隊的重兵把守,李自成將用怎樣的手段繼續他成就王業的步伐?
第二十五講 南遷之議
曾經在對陣李自成的戰爭中無往不勝的孫傳庭也戰死疆場,大明王朝抵抗農民起義軍的希望離破滅更近了。面對李自成對山西的進攻,除了勉強應戰,還有沒有其他的法子?朝廷最終將做怎樣的應對之策,這種對策能夠付諸實施嗎?
第二十六講 悲從何來
南遷之議無疾而終,崇禎皇帝需要面對現實,為自己,也為大明王朝在李自成軍隊的合圍之勢中尋求生機。然而,歷史沒有更多的可能,朱由檢最終的結局也是眾人皆知,這也許是因為性格悲劇、宿命使然,有其必然性。崇禎皇帝和大明王朝是如何悲壯謝幕的,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