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銀川舉行的第22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為什麼送美國去讀書》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關注,原本為書展準備的少量樣書,禁不住家長和教師的苦苦懇求,在書會第一天就售磬。
而招商銀行和貝恩顧問聯合發佈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資産千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富人移民意願強烈。報告受訪者中近60%正考慮投資移民,而27%的億萬富翁已完成投資移民。去年《羊城晚報》一篇題為“拼爹拼媽不如拼出國”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文中講:在各種各樣的移民理由中,子女教育已然成為八成“中産”家庭的首選。美國學校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使中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如此趨之若鶩呢?
事實上,很多學生和家長對於為什麼去美國讀書這個話題非常迷茫,留學的目的性不強,多數家長只是覺得美國教育比中國的教育好,到底好在哪?在真正出國之前,多數家長和學生並不很清楚。而這種不清楚,使得一些學生如果在國內可能如魚得水,到了美國反而不適應;同樣因為這種不清楚,一些家長不知道該在哪個階段把孩子送出去——時常看到關於“小留學生”的負面報道。
路軍博士在北京一所大學任教,是小有名氣的教育專家,曾策劃暢銷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他隱約感覺這個美國學校教育這個話題有潛在的大眾需求。他歷時幾年,訪談了很多從美國回來的學生,也親自去美國跑了好多次,去和當地學校的校長、老師交流。素材差不多了,他找到好友、資深出版人王水,表示想寫本書,做一個關於美國教育和中國教育差別的研究性課題。王水曾在國內讀到博士,又有美國學習經歷,對中美學校的差異自然深有感觸,對路軍博士要寫的書稿大力支援。但他認為,留學指南類的出版物太多了,建議路軍在寫作之前先了解大眾最需要的是什麼。此後二人花半年時間,在書店、學校、咖啡廳、研討會、街頭巷尾等不同場合,向不同受眾諮詢調查,了解梳理出一組家長都關注的問題,比如投資兒女教育的錢應該怎麼花,怎麼花錢能讓孩子學到最有用的知識,去美國讀書能學到什麼,去美國讀書又會有什麼樣的弊端,花錢供孩子留學的目的是什麼,等等。路軍博士也趁機談了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他的心得之談果然讓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孩子年級不同的家長們,紛紛表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這本書從策劃、寫作、修改到出版,先後歷時三年。三年來美國教育政策或者學校難免有一些微調,一些細節數據不可能做到即時更新。但中國學生家長渴望了解美國學樣的心理更強烈了,而且全書沒有使用玄妙的教育理論,也沒有枯燥的數據對比,而是從始至終以輕鬆閱讀的語言風格,循循善誘揭示出美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教育,不同階段時間的特點和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以及中國學生到了美國,是否能適應那樣的教學方法。比如,路軍教授發現,美國教育是精英教育,而中國教育是大眾教育。美國教育精英誕生得多,但是庸才也産生了很多。而中國教育體系教育出來的學生,大多數中規中矩,特別優秀的精英少,特別差的也少。如果用形狀來比喻的話,美國教育出來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狀的,而中國教育出來的人才分佈呈現橢圓狀。
這個書可以説是中國家長留學美國的一本指南針式圖書,對孩子去美國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路軍教授坦言,他絕不是鼓動大家送孩子出國留學,而是希望通過這本書告訴普通家長,國外學校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把孩子送去讀書。如果想送孩子出去讀書,一定不能盲目,要知彼知己、目標明確,才能取得育子成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