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時間:2012-08-15 08:20   來源:鳳凰網讀書

  新經典文化重拳推出的“王安憶非虛構”系列第二本《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將在2012年上海書展期間上市。本書共收錄33篇散文,用白描的手法記錄了上海這座城市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男男女女。正如她所説:“這樣的地方與現實聯繫得過於緊密,它的性格融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面……所有的印象都是和雜蕪的個人生活摻和在一起,就這樣,它就幾乎是帶有隱私的意味。”

  借著王安憶敏銳的感覺與獨特的視角,我們看到“時尚的空間,曲折穿行于舊式里弄的民居之間……度著日復一日的柴米生計,流露出這城市的涵養,任憑世事如何改換,它終是萬變不離其宗。”“……老城廂的板壁小樓是可上演西門慶潘金蓮的茍且之事。帶花園的新式里弄房子,且是一枝紅杏出墻來的。那些雕花欄杆的陽臺,則是供西裝旗袍劇作舞臺的。豪富們的洋房,是眉飛色舞、極盡張揚的,富字挂在臉上,顯得天真浮淺而非老於世故,既要拒人于門外,又想招人進來參觀,有點沉不住氣。”

  對於爭議頗多的上海女性的強勢與上海男人的不夠男子氣,王安憶以為“……都是要在那密密匝匝的屋頂下擠出立足之地。由於目標一致,他們有時候可做同志,攜手並肩地一起去爭取;有時候可就成了敵人,你死我活的,不達目的誓不休。這種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慘烈,還有些傷心,因都是渺小的人生,在可憐的犄角裏,週轉不過身來,即便是勝也勝不了幾寸,敗卻是不能敗的。這地方的男人也是用不上男子氣的,什麼都得伏小曲就,蜷著地來,也難怪不把女人當女人。雙方勢均力敵,一樣的無倚無賴,白手起家,誰也讓不得誰。要説男女平等,這才是,同一地幹線上,一人半邊天。……凡是浴血浴淚過來的,找的不是男子漢,是那體己和知心, 你攙我,我攙你的。要説都是弱者,兩條心扭成一股勁,就是這地方的最溫存和最浪漫。”

  同是上海女人,同為海派文學的代表性女作家,王安憶對張愛玲和蘇青自然格外注意,本書也收錄了她對她們精妙的評論。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目光還投射到那些城市邊緣人身上。她在白茅嶺勞改農場採訪上海女犯人:“那些女人們帶著上海最陰暗的角落裏的故事,來到這片土地上。她們來了兩年或三年,就走了,再回到上海去創造新的故事,又有一批女人帶了最近的奇異而醜陋的故事來到這裡。”她為那個特定的時代、那個特定的環境、那些特定的人物作了真實的記錄,小説《米尼》、《我愛比爾》籍由此次採訪而誕生。想要了解王安憶,想要了解她的小説,這是您不可不看的第一手資料。

  據悉,8月上海書展期間,王安憶將參加“書香中國”閱讀論壇,以“文學寫作與閱讀生活”為主題,與同為茅盾文學獎得主的莫言、劉震雲和畢飛宇一起,圍繞當下的閱讀、寫作與生活等話題交流。四位“茅獎”獲得者聚首談文學,實屬首次。

  【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生於南京,1955年隨母親移居上海,文革期間赴安徽插隊,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1998年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2001年榮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傑出的華文作家”稱號,2011年 獲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

  著有長篇小説《69屆初中生》、《長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梟雄》、《天香》等;中篇小説《小鮑莊》、《我愛比爾》、《隱居的時代》、“三戀”、《月色撩人》等;另著有包括了《王安憶短篇小説編年》、《剃度》在內的多部短篇小説集,以及《獨語》、《尋找上海》、《故事和講故事》、《心靈世界》等非虛構作品。其中《長恨歌》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內容簡介】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作為“王安憶非虛構”系列的第二本,收錄了王安憶多篇散文佳作,作品分為三輯。其中《尋找上海》《上海與北京》《遍地民工》《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女作家的自我》《世俗的張愛玲》《白茅嶺紀事》等文章廣為讀者喜愛。

  身為中國文學的大家,王安憶以其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寫作功底創作了一篇篇具有濃郁海派文學特色的優秀作品,給讀者以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