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香港大學教授Wayne Cristaudo著作《力,愛與惡》出版

時間:2012-08-14 08:08   來源:鳳凰網讀書

  《力、愛與惡》英文版封面

  一部關於人類創造與毀滅的自省之書

  香港大學現代語言與文化研究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韋恩 克裏斯陶德(Wayne Cristaudo)教授專著《力、愛與惡》將於今年9月份由浙江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作為二十世紀著名歷史學家與社會哲學家家尤金羅森斯托克-胡絮(Eugen Rosenstock-Huessy)思想的研究專家,韋恩教授對二十世紀猶太現代哲學有著極為獨到的見解。

  其代表作《力、愛與惡》是一本解讀人類歷史、思想史和宗教史中關於“愛”如何平衡、操縱、變化為一種博大而永恒的“力”,又是如何失衡、偏激、蛻變為“惡”的哲學自省之書。韋恩將他廣博的學識、生命裏的經驗、他對苦難文學的偏好,以及搖滾樂的見解,都融匯在這本書的寫作之中。而其行文中,通過“力”、“愛”與“惡”這三個詞彙之間的互動與語義轉承,不僅為讀者呈現了一部時經十年的自我反思與痛苦沉澱的個人小歷史,也為我們展現了自宗教史發端的那個時刻起,人類社會中那創作力與破壞力相互角逐的一種文化場域。

  韋恩認為,世上無純愛,“愛”只是連結龐大的人類哲學天平的一個符碼,該天平的以“POWER”為平衡器,一頭是“LOVE”,另一頭則是“EVIL”。但“POWER”這一詞彙,使我們在閱讀時以及之後的翻譯工作中感覺尤其為難,power究竟應該理解為“權力”還是“力量?”我們怎樣在閱讀中尋找韋恩筆下的“權力”與複雜的福柯式的“權力”框架之間的關係?行文中194個power出現在對繁複的歷史文獻的文本解讀中,出現對在流行文化的分析中,出現在對宗教神學那史詩般教義的解構中,它們承擔了遠不止于“權力”、“力量”這些直譯中文詞彙的含義。另一方面,“POWER”這一詞彙在很多社會科學的“權力結構”語境中承擔了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書對《君主論》、《瘋癲與文明》,對尼采的“權力意志”的解讀,基本是上遵循著社會科學傳統中對權力理論和慾望理論的批判與重建;而現代社會中的權力形式的表現以及主體性的掙紮在本書的閱讀中也有所彰顯。但韋恩寫作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此,而他筆下的“POWER”一詞的意義建構也不止於此。“POWER”並不止于權力。他認為,“POWER”彰顯了某種原生性的、自然性的哲學力量,它遠于階級的出現、國家的誕生而紮根於人類的行為互動與情感建構中,並呈現出有如憂歡雙面神邸一般的視覺化的表徵。“愛”以及由“愛”的迷狂、偏執、絕望、無能而産生的邪惡,或邪惡以“愛”之名義以一種破壞性的力量,重新建構了現代社會的關於“自我”與“他者”的圖景。

  力量、愛與邪惡就如社會命運的轉輪,在韋恩的理論框架中,是它們在迴圈往復、螺旋性地推動著現代社會褫奪自身的人文尊嚴和科技理性,也推動著他反思當代理論的不滿。“該書始於對眾多當代哲學和社會理論的方向和成果的深刻不滿。這一不滿源自於上個世紀社會哲學造成的破壞性的負面的現實。主要在於它為某一特定的人群尋求正義或更多的權力,它沒有視愛為真實的力量,反而傾向於關注社會權力的標石和界限。”

  這是一本有趣而複雜的哲學小書。它帶領我們看歷史,卻在詩意的描繪中有意地忽略了歷史中的金碧輝煌和繁華勝景;它警醒我們在那些推動歷史的力量之下,愛與邪惡之間那燦爛如夏花的歡娛與仇恨;它引導我們在搖滾樂、詩歌、戲劇與宗教典籍的表演中欣賞生命的寂寞與華美但又為我們深描了在文學與藝術的語言下日常生活的自我沉淪;它以巴洛克式的語言給予那平凡極致的愛與邪惡一種哲學的立場,它談到了愛、談到了掙扎之後的愛無力,以及每一張愛的面孔下所隱藏的邪惡。

  【作者簡介】

 

  韋恩 克裏斯陶德(Wayne Cristaudo)澳大利亞人,博士學歷,任教于香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職稱,歐洲研究項目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主攻俄羅斯哲學、歐盟政治等。學術專著有Power, Love and Evil: Contribution to a Philosophy of the Damaged等。

  Dr Wayne Cristaudo is the Division Head (West Studie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is the Divison Head of the West Studies. H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eputy Head of the School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He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05.

  Profile:

  Dr Cristaudo holds a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nd a M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efore coming to Hong Kong, Dr Cristaudo was Director of the European Studies Programme at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He teaches courses on European national identities, European ideas,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s well as European cultural traits. His research areas are European philosophy,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ology. His lates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writings of Eugen Rosenstock-Huessy and Franz Rosenzweig. Dr Cristaudo speaks German.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