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戰殤》:抗戰將士口述實錄 還原老兵戎馬生涯

時間:2016-07-15 13:34   來源:台灣網

   大多數人對抗戰的認識還停留在教科書裏,然而課本不會告訴你抗戰的細節和真相,不會告訴你張靈甫、戴安瀾、孫立人、衛立煌……這些人名的背後,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抗日故事,騰衝、龍陵、怒江、松山、高黎貢山……這些地名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慘烈與不屈。以大量抗戰親歷者口述回憶為主線,記錄抗戰老兵血脈軌跡的抗戰紀實題材圖書《戰殤》震撼上市,該書將以客觀的立場,不偏不倚地將抗戰過程中中國的艱難情況一一呈現。

  《戰殤》通過90後作家周渝對16位抗戰老兵的尋訪,結合親歷者口述實錄、回憶資料及其後人親述整理完成,立足於記錄真實歷史,對於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徑、中國戰場與盟軍共同對日展開戰略反攻等抗日戰爭的有關歷史細節都作了詳細的記錄,從民族的高度審視和解讀抗戰歷史,將這段最珍貴的國家記憶珍藏保存。
  據了解,《戰殤》以重大歷史事件及相關人物為經緯,以口述實錄為立足點,考察抗戰老兵的命運榮辱與沉浮。一部大歷史與小歷史的結合,大時代與小細節的交織,讓流落在歷史之外的那支部隊和那段往事再一次展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文中涉及的部分戰役,完整呈現中國抗戰老兵的故事,從親身經歷者的視角,講述戰爭的慘烈、悲壯和殘酷,更全面地反思戰爭。
  該書以時間為大綱,以專題為架構,讓讀者在某一領域充分了解抗戰的多個角落,全面地解讀和分析每一場戰役、每一個人物背後的故事,使讀者客觀的了解抗日戰爭的全貌。書中不僅包含每次大會戰的發展過程,還容納了對重點戰場的具體展現;不僅有對於著名人物語言和背景的重點描述,也有對於一般官兵的刻畫塑造;不僅用文字勾勒出當時的激烈場面,也能夠用圖片直觀地表現當時的戰況。
  《戰殤》作者周渝為90後新生代實力作家,人民日報社《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編輯,第三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獲得者,2015年躋身“中國作家協會”評選的“中國90後百強作家風雲榜”榜首。多年來精研中國史,致力於抗戰歷史的研究和寫作,為還原真實的抗日戰史,毅然重走抗日戰場親歷者,探查戰時印跡。
  周渝表示,這些將士有的是以生命打通抗戰生命線的遠征軍,有的是在屍體堆裏爬出來的倖存者,有的則是見證了騰衝戰役、松山戰役慘烈的親歷者……他們曾用鮮血和生命捍衛過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歷史不能遺忘他們,後人更該記住他們。
  周渝介紹,如今這些老兵都已念過古稀,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自己邊尋訪邊記錄,搶救性地積累了大量抗戰將士的口述資料。如今走訪過的抗戰將士有兩位已經離世,而約好將要拜訪的將士也有人突然去世,能還原歷史真像的老兵越來越少,每一個老人的離開,都意味著一段國家記憶的消失。自己每一天都在與時間賽跑,搶救這段歷史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因此留下的口述記錄和影像資料也就顯得愈發珍貴。
  《戰殤》的出版也得到了余戈、崔永元、岳南、楊天石、白岩松、熊召政、陳欽、小橋老樹等各界人士的誠意推薦。著名戰史作家余戈評論《戰殤》是一本良心之作。他認為“良心”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本書作者採訪到了那麼多抗戰老兵,挖掘了如此之多的幹貨,為抗戰研究保留許多珍貴回憶。第二層面是這本書的寫作過程就是“回顧歷史”的一種現實行動,令人欣慰;知名媒體人崔永元力薦該書,並表示“我們不是煽動仇恨,也絕不希望簡單地激起民族仇視和對立。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戰爭對人的殘害到底有多嚴重影響有多久。”;張靈甫將軍遺孀王玉齡推薦該書時説:“歷史如河,有來源歸途。欣見有來者溯源而上,在殘余記憶處尋血脈軌跡。尋溯者多了,記憶也便醒了。《戰殤》是挽生命余暉溯源而行的書,年輕的周渝用文字行走在歷史深處,後生可畏,來者當敬。追詢過去、未來可期! ”

 

編輯:楊真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