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炮製“謀殺”——《謀殺的語法》出版

時間:2016-07-15 08:20   來源:台灣網
    
  謀殺在表達中的特殊地位由來已久,謀殺敘事早在十八世紀晚期以及十九世紀早期就已開始流行,它伴隨著大眾文化的興起而出現。我們可以認為謀殺敘事是一種批量生産的産品,但我們一般不會認為謀殺是批量生産的對象,儘管二十世紀戰爭頻繁,種族滅絕時有發生。“集體屠殺”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迴圈。“謀殺”表示了一種涉及他人的個人行為,而當謀殺大規模發生時,我們稱它為“大屠殺”、“種族滅絕”,或者是“戰爭”。謀殺是違反法律的,而“處決”或是“死刑”則表示在法律的名義下實施的殺戮。這些詞語之間的區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那些反對由國家批准的殺戮的人們而言,“處決”等同於“謀殺”。“殺死一個人,你是殺人犯;殺死成千上萬的人,你被稱之為征服者;殺掉所有的人,你就是上帝。”法國生物學家、科普作家讓羅斯丹(Jean Rostand)在《一個生物學家的思想》(Thoughts of a Biologist,1939)中的這句話諷刺性地指出了,殺戮行為的絕對數量可以改變它的品質。
  黑暗的陰影處和銀幕外部空間促使我們去想像看不見的暴力,真實的動物屠宰鏡頭與虛構的人類謀殺鏡頭相互拼貼在一起,從謀殺受害者視角出發的反打鏡頭的缺失——在《謀殺的語法》一書中,卡拉奧勒通過討論這些圖像或者圖像的缺失闡釋了謀殺場景如何挑戰並改變了電影。奧勒認為,謀殺在電影中具有核心地位,因為謀殺在不同層面上反映了電影表達的實踐。死亡與謀殺在抹殺生命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謀殺發生之前的存在性的關注,正如電影在表達現實的同時,也揭示了其表述對象的缺席。但是,謀殺與電影的共同點不只是這種“在場”與“缺席”、運動與靜止之間的相互作用:與死亡不同,殺戮行為使得單個主體被人為簡化成可拋棄的客體。謀殺與電影一樣,涉及到一個關鍵的選擇——電影中的哪些段落是要剪輯掉的,哪些是要保留的。
  2016年5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書《謀殺的語法》中,列舉了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群鳥》《西北偏北》《迷魂記》,蘇聯蒙太奇學派領軍人物愛森斯坦的《戰將波將金號》,庫布裏克的《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閃靈》等通過理論與片例劇照相結合的方式,闡述了電影中的謀殺場景是如何建構的,電影中謀殺鏡頭的敘事內容、意義及鏡外深意。此外,奧勒引入了具體細節、道具及場景的分析,如電影中“手槍”的出現代表了何種意義?面部特寫鏡頭之間的組合建構了怎樣的電影圖景?現代恐怖片、動作片中,科技手段的運用以及碎片化的謀殺情節是如何在一部電影中被拼湊完整的等詳細解讀了光影之下的“謀殺”敘事。以“拉片兒”式的分析並結合詳細的理論闡述,本書為電影實踐者們提供了拍攝謀殺場景、製造懸疑氛圍的一整套方法。
  謀殺之所以成為電影史上的最基本場景,原因在於它呈現了生命的消逝,最終成了電影終極表達的體現。《謀殺的語法》一書將為你解密鏡頭下的謀殺真相,教你拍出最完美、精彩的謀殺畫面!(郭意飄/文)

  

編輯:楊真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