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7日電(上官雲)近日,記者了解到,精通五門語言的外國女作家莫沫推出了首部中文小説《理想情人》。莫沫出生於秘魯,頗富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歷在書中亦有著墨。提到這部新作,莫沫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用漢語寫較長篇幅的虛構故事,“寫自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在暴露自己的身份、焦慮、渴望,這個過程非常的不容易。”
作品的個人色彩與虛構的故事
《理想情人》描述的故事與愛情有關。一位秘魯少女在上世紀80年代隨父母到北京生活,居住在海澱區的一所外國人公寓中。秘魯少女每天到附近的公園看到所謂的不良少年,並在滑冰中認識了她的初戀。同時,莫沫還寫到了女主人公在紐約的生活以及北京和徽州與“企鵝”(小説中女主人公對初戀的稱呼)重逢的過程。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作家賈英華將《理想情人》定義為“自傳體小説”,“雖然有虛構,但有本人的經歷在內,是當今世界上流行的一種書寫體。能看出莫沫是個感情豐富且有內涵的作者。”不少讀完該作品的讀者亦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文中的故事是作者親身經歷嗎?莫沫表示,小説中有些事是發生過的,但大多數是虛構的,“想展現自己跨文化的經歷”。
的確,莫沫與文中女主人公在某些方面頗為相似。12歲那年,莫沫隨身為外國專家的父母第一次來到北京,自此與這塊土地以及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結緣。16歲,莫沫離開北京。在之後的十幾年中,她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流連,體驗到多種文化的衝撞與融合。
期間,莫沫曾返回自己的出生地秘魯,並先後到美國、法國等地學習美術和電影影像製作。這些頗富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歷,在《理想情人》中也有所著墨。
“這是我第一次用漢語寫較長篇幅的虛構故事。”莫沫告訴記者,寫自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在暴露自己的身份、焦慮、渴望,這個過程非常的不容易。
“在群體與個人之間,打動我們的往往是個人的故事。而我覺得我的身份、在中國的經歷等都是很個人的事情。有可能這就是我為什麼嘗試用‘意識流’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原因。”莫沫稱。
作品語言被讚“生動”
對於大多數作家來説,語言是寫作過程中一個特別值得錘鍊的環節,莫沫也不例外。賈英華以“生動”來稱讚莫沫的寫作語言,“比一般的中文作者語言還獨具特色。如果沒有特別説明,根本看不出是一位外國朋友寫的中文小説。她的語言頗具潛力”。
只是,莫沫在創作《理想情人》的時候也面臨著選擇。大多數作家通常生活在一個語言環境裏,不需要刻意選擇寫作語言。但莫沫卻在剛開始有寫作憧憬時就面臨了“用什麼語言來寫?”的問題,“我在北京經常感覺自己是一個人生活在大湖中的一個小島。陸地是中國,湖是外國人在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環境,而我是這個湖中的一個孤島”。
莫沫的母語是西班牙語,但很顯然,在已經定居北京的她身邊,西班牙語讀者寥寥無幾。並且她説,自己腦海中想到的故事和渴望在作品中去談的事情都是跨時代、跨文化、跨地域的,“我尋找寫作語言的過程特別痛苦”。
慢慢地,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莫沫開始用漢語來想像一些故事、情節,“我發覺漢語激發了我對中國的許多複雜的感情,這樣一來,《理想情人》這個關於‘青春’的故事就自然地呈現出來”。
《理想情人》創作完成後,刊載在最新一期《單讀》讀物上。據莫沫文學經紀人張哉介紹,《單讀》讀物、秘魯大使館將組織幾場有關該小説以及“跨文化”主題的交流活動,已確定的一場將於6月26日在北京單向街舉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