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葉辛文學館落戶上海 用文學留住“鄉愁”

時間:2016-03-01 09:43   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浦東新區書院鎮,這個地名就有著濃郁文化氣息的小鎮,昨天迎來一樁“文化盛事”——展示作家葉辛創作和生活經歷的“葉辛文學館”在書院鎮葵園農莊揭牌。葉辛説,文學館並非他個人的文學展示,更是反映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文化表達的一種嘗試。

  “這兒為什麼叫書院?”這是許多初到書院鎮的市民都會問到的問題。幾年前,初到書院參加研討會的葉辛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據史料記載,書院鎮所在的地方曾是海邊灘塗,清末時期,一批移民將這裡的蘆蕩柴田開墾成了良田,此後縣衙在這裡建造了租稅糧倉庫,主要用於教育開支,當地逐漸被稱為“書院廠”,後來村、鎮名沿用了“書院”二字。

  “我從貴州回到上海,就住在浦東。我對浦東很有感情,也見證了26年來浦東改革開放的變化。”葉辛説,自己的孩子在貴州長大,雲貴高原的自然地貌與江南小橋流水的意境很不相同。“當年,浦東張揚路還有小橋流水,我讓我的孩子記住,這就是江南典型的風光。這些年,浦東發生了巨變,不僅景觀在變,人也在變。如今的鄉村要靠什麼讓人記得住鄉愁?”在葉辛看來,鄉愁是一種人文情懷,是人們對土地、對生於斯長于斯的家鄉的情感,文學表達、文化元素是“鄉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他欣然應允在書院鎮建立“葉辛文學館”的原因。他説,好作品能讓社會變得溫暖,文學始終是人可以安放心靈鄉愁的“家鄉”。

  “我當過多年海員,對鄉愁的體味更深。”葵園農莊理事長馬引國説,這兩年,浦東許多村鎮面臨拆遷,他搶救、蒐集了10多棟浦東特色的老民居,“葉辛文學館”就坐落在其中一棟老民居中。走進頗具江南典型風格的圓形拱門,一間屋頂開著透亮天窗的老屋就是“葉辛文學館”所在。館內,通過圖片、作品手稿、出版物和各種新聞報道簡報,將葉辛從一名愛讀書的知青到知名作家的成長歷程,以及他近四十年筆耕不輟所取得的創作成果一一呈現。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