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作為武器的圖書》揭秘美國出版業與政府合作輸出價值觀

時間:2016-01-11 09: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應妮)1944年6月6日,盟軍組建以來最大的登陸艦隊運載了超過150萬人的部隊,搶灘諾曼底海岸。隨先期物資一同運抵諾曼底海灘的還有成箱的圖書。這些圖書抵達各銷售點後馬上被搶購一空。在《作為武器的圖書》的作者約翰B亨奇看來,這些運抵諾曼底海灘的圖書是最具有戲劇性的、富有象徵意義的一個插曲。在羅斯福總統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圖書是武器”的這一號召下,美國政府與美國的出版人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合作,制訂並實施了將極大地影響戰後美國的國際關係的圖書計劃。

  在8日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商務印書館推出“國際文化版圖研究文庫”的最新力作《作為武器的圖書——二戰時期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宣傳、出版與較量》。本書是關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至冷戰結束,世界各主要文化強國的圖書出版業如何興衰沉浮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著。

  作為訪談嘉賓,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講到看過一篇關於美國“霸權”的研究報告。報告講到,從1913年到1945年,美國從一個影響力僅局限于西半球和東亞的一個地區性大國,成長起來成為超級大國。這其中奧秘何在?重要一點就是美國霸權的形成與同時期對外文化輸出有關。

  “我注意到它輸出的是威爾遜的自由主義和國際觀念,與工業文化和消費主義為核心的大眾文化,自由平等的價值觀等等。所以他的對外文化輸出首先主要是包括它的圖書和出版的輸出。”他指出,《作為武器的圖書》對出版人有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如何更加堅定以理論自覺和科學的學術精神來體現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一提到堅持核心價值觀,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是我們看看美國人,就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就是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關鍵在於要把教條主義和蹩腳的表現手法更換成有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理論含量的東西。”

  《作為武器的圖書》作者認為,即使進入了電子媒體時代的21世紀,圖書仍然應該成為思想戰爭的武器,尤其是對於那些處在發展階段的危機重重的國家中的輿論製造者而言,美國圖書的譯本無疑將幫助他們獲得有關美國民主傳統的思想。在21世紀初複雜而緊張的世界中,為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圖書的出口,採取類似于二戰時的政府與出版業合作的模式可能仍然是有效的。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説,“國際文化版圖研究文庫”以“全球視野,國家戰略,産業指南,公民讀本”為出版宗旨,第一批已規劃和列選圖書有50種,涉及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和韓國等,涵蓋的領域包括戲劇、藝術、電影、電視劇和新聞出版等主要文化領域。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再一次引領新的文化時代,再一次“激動潮流”。(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