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海外華文書店的愛與愁:中方供書20年曾拿不到錢

時間:2015-11-23 09: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過去66年的時間裏,在世界五大洲超過180多個國家的中國書刊發行網路,讓海外地區累計超過14億人次成為文化中國的閱讀者。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新中國開展最早、影響最廣、海外受眾群體最多的國家形象海外工程——“海外華文書店”。

  在實體書店紛紛關門的今天,這些海外華文書店生存狀況如何呢?2013年開始,天津廣播電視臺《海外書店》紀錄片團隊先後拍攝採訪了英國倫敦光華書店、法國巴黎鳳凰書店、法國巴黎友豐書店、美國舊金山中國書刊社、日本東京內山書店、澳大利亞墨爾本、雪梨中華書籍和巴西聖保羅文昌書局等海外華文書店。今晚21點20分,在天津衛視播出的2015《泊客中國》盛典中,這7家書店的代表還將逐一亮相,現場講述他們與中文書店的不解之緣。

  沒有光華書店,

  可能就沒有《康橋中國史》

  1970年代以前,在英國生活的10多萬華人華僑雖聽得到鄉音、品得到鄉味,卻始終無法了解到來自中國的鄉情家事。沿唐寧街首相府向前200多米的倫敦華埠,一條主街上擠滿了五六十家飯館、醫館和武館,卻沒有一家華文書店。直到鄧家祥1971年創辦了光華書店,英倫的華人華僑們才找到一扇門,一扇推開就能望見家鄉的書店大門。

  從1970到1980年代,每個月有兩次,全英國的圖書館、大學和漢學家們,都在盼著一列駛向King Cross火車站的郵政列車。列車到站後,鄧家祥會一麻袋接一麻袋地扛下那些印有“中國郵政”字樣的包裹。當老鄧順利護送這些包裹到倫敦唐人街的光華書店後,這些來自康橋、牛津、倫敦大學、大英圖書館的漢學家們才算吃了定心丸——因為郵包裏,是維繫現當代英國漢學研究、門類覆蓋中國文明方方面面的華文書刊。迄今已編撰了半個世紀的《康橋中國史》和《中國科學技術史》,是英語世界最權威的中國史著作。可以説,英語讀者通過這兩部史書認識中國、深入中國的歷史有多長,它們的編撰者對光華書店的倚重就有多深。

  今天,光華書店依舊是全倫敦唯一一家海外華文書店。但隨著中國與英國乃至世界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尤其是2000年以後,曾經是購書大戶的英國各個大學圖書館,已經能與中國的大學圖書館直接交流,光華書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2007年,鄧家祥以象徵性的1英鎊將光華書店轉讓給了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由其繼續經營,唯一的要求,是留下“光華”兩個字。

  鳳凰書店:

  創始人曾獲周恩來頒發勳章

  在今天的華語文學界,法國的鳳凰書店無人不曉。

  2009年,巴黎鳳凰書店的創始人雷吉斯貝熱隆辭世。遵照遺願,先生葬回了家鄉。葬禮很簡單,只有女兒和書店的同事前來送行,沒有墓誌銘,棺石板上只是簡單刻著貝熱隆先生的名字和生卒年份。但是,一同下葬的一枚勳章,卻又告訴人們這位書店老闆的故事沒那麼簡單:那是中法建交前周恩來總理頒發給貝熱隆的勳章。

  1959年,當中蘇關係惡化,大批親蘇專家紛紛撤離中國的時候,貝熱隆和另外三個法國專家毅然前往當時尚未建交的中國援助建設。1964年,法國不顧西方世界的層層阻撓與中國建交。第二年,貝熱隆就在巴黎街頭建立了法國第一家海外華文書店:鳳凰書店。幾十年風雨中,一波波政治風潮讓這只鳳凰一次次身陷浴火。1980年,極右勢力燒燬了書店,第二代經營者克萊爾被燒得面目全非,但這位女英雄和第三代經營者菲利普用行動讓一度心灰意冷的老貝選擇了堅持。他們在廢墟上架起報箱,繼續接受讀者訂單,宣告鳳凰將涅槃重生。

  今天,是否受邀在鳳凰書店主講過文化沙龍,成為檢驗某一華語作家是否可以在世界文學界代表中國發聲的不成文標準。莫言、劉震雲等國內著名作家,都曾在此做過演講。

  在實體書店銷量低迷的環境中,鳳凰書店至今依然保持著每年近2%的營業增長率,是全歐洲銷量最大的華文圖書零售店。而在法語世界,鳳凰書店影響的一批讀者,成為今天活躍在中法思想界、文學界的啟蒙者。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樂黛雲介紹,法國漢學泰斗汪德邁先生是她和去年過世的丈夫、國學大家湯一介先生的摯友,而汪德邁家中收藏的大部分中國書籍都是從巴黎鳳凰書店買到的。

  中國書刊社:

  中方供書20年曾拿不到一分錢

  1960年創辦的中國書刊社的背後,是諾伊斯家族整整六代人、一個半世紀的中國情緣。19世紀70年代,諾伊斯家族第一代人就在中國先後創辦了至今已有140年曆史的名校培英中學,以及廣州開埠以後第一所女子中學真光女校。

  因為封鎖,從1960到1980整整二十年,中國國際書店只能持續向China Books供書,卻從幾百萬本圖書的銷售收入中拿不到一分錢。而中國對這個家族的信任,一如這個家族對中國的信任一般,讓一樁二十年都拿不到貨款的生意,從沒一絲猶豫地在中美兩國間堅持了下來。單是“紅寶書”,中國書刊社就在北美創造了至今無人企及的100多萬本的銷售紀錄。美國漢學家、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艾愷在1963年開始對中國感興趣的時候,買的頭幾本中國書,都出自中國書刊社,“對我來説,比較感動的是諾伊斯家族六代人的傳承,他們做好了一件事情,就是‘回家’,因為中國早已成為他們的心靈上的原鄉。”

  中華書籍:

  賣書的同時成為澳洲中醫藥寶庫

  China books中華書籍,迄今仍是全澳洲唯一專營中國圖書的海外華文書店。在全球實體書店整體萎靡的今天,中華書籍的創始人Tony Mc Glinchey,憑藉獨創的“圖書配套衍生品”經營策略,實現了實體書店的逆勢增長。書店不但成為全澳洲學習中國文化的必去之地,而且也成了澳洲中醫學界無人不知的中醫藥寶庫。今天,澳大利亞依然是全球唯一承認中醫合法地位的海外國家;學習中文人口占國家總人口百分比,澳大利亞也是海外最高的。

  在當今網路時代,開一家實體書店已是相當艱難,更不要説在國外出版銷售中文書。孔子學院總部高級顧問、前歌德學院(中國)總院長阿克曼説:“不久前,德國最後一家華文書店倒閉了。有人問我,在國外應該怎麼推廣中華文化?我認為,就是需要珍惜和重視,像友豐書店的潘立輝先生這樣,雖然不懂生意但深刻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的人。”

  他所説的潘立輝,法國友豐書店和友豐出版社的創始人,原為柬埔寨華僑。以全世界首部9卷本《史記》外文全譯本為標誌,法國友豐30年共出版了超過1000部中國文化書籍,金庸等華文巨擘正是通過友豐而風靡法語世界。這個盤面不足3平米的世界上最狹小的出版社,卻被歐洲漢學界封為神壇——能在友豐出版社發表作品,代表著漢學研究的最前沿的關注與認可。

  對於潘立輝們來説,海外華文書店,不僅是生意,更是事業,是心靈和情感的寄託。

  文/本報記者 祖薇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