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讚頌第二炮兵強軍歷程海田詩集《長劍當歌》出版

時間:2015-07-23 13:57   來源:新浪讀書

《長劍當歌》   海田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長劍當歌》 海田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7月21日,由中國詩歌學會和第二炮兵政治部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田詩集《長劍當歌》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程步濤、曾凡華,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紅孩,作家網總編趙智以及詩人、評論家峭岩、汪守德、劉立雲、大衛、徐虹、劉業勇、張書恒、李丹陽等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海田是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入伍30多年來,一直紮根在第二炮兵的沃土,默默耕耘、辛勤勞作,先後創作歌劇《導彈司令》、歌曲《導彈女兵》《軍人的血性》《強軍戰歌最嘹亮》《風雨情》、長詩《廉將豐碑》《大山赤子》等一批文藝作品,出版《雪傲楓紅》《血脈》等5部詩集,榮獲解放軍文藝獎等多個全國全軍獎項,是一位有著濃厚軍旅情懷和豐富戰爭想像力的詩人。

  研討會上,評論家、詩人們聚焦《長劍當歌》藝術本體,從作品的思想縱深、藝術內涵、表現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深刻剖析,對詩集給予了高度評價和熱情褒獎,肯定了作者海田的詩歌造詣和藝術成就,並就詩歌中存在的瑕疵和缺憾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大家表示,《長劍當歌》是近年來軍旅詩壇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是一部時代之歌、強軍之歌、英雄之歌。作品來源於火箭兵部隊基層、來源於火熱的軍營生活、來源於作者紮實的軍旅體驗,文字樸實、情感豐沛,具有濃濃的“軍味”和“兵情”,是為部隊而歌的詩集,飽含著對軍隊的熱愛。作者通過詩歌深情讚頌來第二炮兵強軍興軍的偉大歷程,真情描繪了火箭兵追夢圓夢的嶄新風貌,弘揚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對於展示第二炮兵風采,塑造“四有”革命軍人形象,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海田表示,軍旅詩歌是槍刺、是劍鋒、是前進的號角,具有鮮明的戰鬥性和一往無前的氣概,也是戰地黃花。軍營甘泉,是慰籍戰士心靈的港灣,是滋養部隊血性的雨露。第二炮兵部隊紮根深山戈壁,卻時刻緊盯戰爭前沿。軍營裏朝氣蓬勃、銳不可當,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和閃光點,是文學的富礦。作為文藝工作者要為士兵而寫、為士兵而歌,才能創作出更多更有分量的作品。

  作者簡介

  逯海田(筆名海田),女,漢族,中國共産黨黨員,1982年入伍,係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現任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國家一級編劇。

  文學創作主要成就:

  1994年9月出版作品專集《櫻桃花季》

  2000年1月出版作品專集《回歸溫柔》獲全軍新作品獎

  2001年1月出版個人詩輯《海田詩輯》

  2002年6月出版個人詩集《嫁給綠色》獲全軍新作品一等獎

  由中國作家協會與第二炮兵政治部聯合舉辦詩集《嫁給綠色》作品研討會

  2007年6月出版長詩《雪傲楓紅》獲全軍新作品一等獎

  由中國作家協會與第二炮兵政治部聯合舉辦長詩《雪傲楓紅》作品研討會

  2008年6月出版長詩《血脈》獲全軍抗震救災題材優秀文藝作品獎

  由中國作家協會與第二炮兵政治部聯合舉辦長詩《血脈》作品發佈會

  2009年1月《芒種》獲2008年度詩人獎

  2009年10月晚會《我們的光榮》獲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獲文學撰稿獎

  2010年1月詩歌《十月當歌》獲全軍慶祝建國60週年徵文優秀作品獎

  2012年1月詩歌《一抹照亮東方的鮮紅》獲全軍紀念建黨90週年徵文優秀作品獎

  2013年8月長詩《洗禮》獲第12屆全軍文藝優秀作品一等獎

  2014年6月出版詩歌專集《長劍當歌》2015年4月獲“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全軍文學徵文作品獎

  《長劍當歌》自序:永遠的歌者

  詩是文學中的文學。

  我喜歡一句歌者的話:一個人的生活不應該只有當下,還應該有詩歌和遠方。

  在這個空氣中都瀰漫著浮躁的社會裏,能夠靜下心來閱讀和創作詩歌的人越來越少。我們有多久沒有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度過一種內心豐富的生活了?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王國,都有著對詩歌、藝術、人生觀等豐富的看法。我以為在這個時代,詩歌仍然是一種動人的生活方式。

  軍旅詩歌應當是最能夠體現生命硬度、精神質地和靈魂域面的。以詩歌的骨質追尋永存中華民族心靈的英雄史詩,並嘗試解讀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懷,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在這條詩歌道路上,我在朝聖。回想起來這匆匆步履已經與我的軍齡等同了!

  以前我誤認為詩歌離我的職責很遠,以為那是一份自我空間裏的梳理與表達,是內心世界的情愫與流淌,是精神領域的豁達與救贖。而當我在貓耳洞炮火間歇中那突如其來的感懷,當我站在麻栗坡烈士陵園淚如泉涌的殤痛,當我看見天安門前建國35週年、50週年、60週年大閱兵的震蕩激情,我明白了詩歌離我的使命很近很近,她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她跟隨我下連隊、上哨所、鑽山溝、登高原,去與戰士們交流,感知他們的精神與情感……於是,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裏,我有了一本又一本軍旅詩的紀錄,又有了一首又一首紀錄火箭兵的組詩、長詩……

  近年來,我讓自己的軍旅詩歌在“英雄主義”、“鐵血素質”和個人的冥想與感覺中呈現和進行。在詩歌創作中,盡力把戰士的情懷與詩人的情懷結合起來,力爭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不僅僅要會寫情詩,而且會寫戰歌”的歌者。每個人都要學會苦難,詩的音域不僅僅是要寫風花雪月,還必須用來面對災難,面對民族改革和變革戰鬥的一些重大的身關民族命運的大事件。這一切無疑需要詩人去面對,而且應該在自己的詩歌裏找到這樣的擔當,詩人應該有責無旁貸的責任,詩人的價值就是擔當!“詩言志,文以載道”,講的就是精神、品格、擔當,而這份擔當遠比春華秋實顯得更加具有剛性與鈣質。把自己的小情感昇華成為大情懷,此時的情詩就是戰歌!儘管當代包括軍旅詩在內的“主旋律詩歌”創作,很大程度在藝術上受到質疑,導致了人們對這類題材書寫的成見。但是我以為,這正是融入中國社會或者見證國家變化的一種方式。只有把自己如入大海,一滴水才不會乾涸!詩人必須與你生活的這個時代發生關係,關於社會、關於生存、關於人性、關於生命的種種思考。我漸漸意識並運用著這份擔當,將自己置入軍隊的變革與發展,記錄她成長壯大的步履足印,並以自己的最大限度保持與關照著詩歌的藝術品質。由此,我有意識地去尋找重大的、能夠去構思一個個長詩的機會,以便提升我的詩歌創作的氣韻和力度、拓展它的深邃與厚重,著力要求自己在軍人胸襟和精神氣質、靈魂質地上沉澱為一種重量,寫作向度趨於大氣與深沉。曾出版的長詩《雪傲楓紅》、《血脈》便是我嘗試捧出的答卷。

  這本《長劍當歌》,是我執著在自己的凈土、用我對火箭兵的真摯情愫和靈動去探索礪劍詩歌的題材和深度、關注火箭兵的內心情感、梳理火箭兵的天職內核、將詩筆試圖超越紛亂的表像進入實質的一份收穫,過程雖然艱辛卻能體味到夢境與甘甜。這份收穫不僅是對火箭兵這支英雄群體的謳歌與讚頌,還是對火箭兵成長史的情感見證。這19首(組)詩裏有三分之二是我履職盡責寫的朗誦詩,還有一小部分是為報紙欄目撰寫的長詩、組詩,儘管朗誦詩與觀賞詩在詩意和功能性上有所差異,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的審美定位和接受方式著實不同,報紙副刊與專業雜誌的受眾對象和閱讀訴求也不可同一,但這些詩即便不是對火箭兵一個個偉大事件的陳述,也是由於那些事件的波動,在我心靈上留下的擦痕及靈魂的照應。

  有人説:“好的詩人,應該是有思想的;好的詩人,也應該是一個哲人”。思想對於軍旅詩歌創作有著巨大的作用。軍旅詩歌最終的指向是人性,是對生命價值的追索和終極思考,是對戰爭、死亡和生活生存的深切逼視和思考後做出的個人判斷。我只想讓自己在日復一日的靜謐與和平裏漸失銳氣時,找到一條追望精神本質並向靈魂的高度請教的途徑,以便於軍旅詩歌品質上的純粹給心靈帶來愉悅和飛升。

  我將在詩歌的旅途上繼續朝聖,把恪守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為自覺追求,去生活裏發掘、提純出生動而感人至深的詩性意象與畫面。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深深植入了軍營的沃土,與她連皮帶肉無可剝離,這是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的詩歌也將在這片沃土上繼續豐腴,不斷創新、深刻、豐富著自己和作品,始終如一的用心靈以溫暖、真誠以滋潤,寫出令人心靈顫動的東西,並致力於表達生命意識的覺醒與啟蒙。沿著這個方向,逐次拷問生命的重大系列命題:永恒與瞬間、生與死、戰爭與和平……

  海 田

  2013.6.6清河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