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想活出真的自我不容易。”這是知名學者于丹在她的新書《有夢不覺人生寒》沙龍上發出的感嘆。昨天下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組織的新書發佈會在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內舉行。“中年,是人離自己最遠,離角色最近的時候。但是只有在自己的生命角色裏活出一團真氣,才不負今生。”現場于丹與眾多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新書以及近期的生活感悟。
談新書:生命裏有“寒”才需要有夢
新書發佈會開始前,于丹的忠實讀者們很早抵達會場,翻開新書閱讀。該書以“真”為主題,集結了于丹近年來的文化感悟,其中不乏對儒家、道家等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解讀,亦包括于丹人到中年的生活感悟。在這本書中,她圍繞“真”的主題,就“真我出發”、“真命氣象”、“真愛家園”等話題,和讀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就是拉拉雜雜地把生活的感悟寫下來。生命中不是一切如意的,生命裏有‘寒’才需要有夢。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像羅曼 羅蘭所説,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還能熱愛生活。”于丹在現場説。據悉,這也是于丹“國學美文‘真善美’系列”之一,後續兩本也將在未來與讀者見面。
談“惡搞”花木蘭:多元判斷的時代更需要尊重歷史
活動現場,于丹多次引用《老子》等經典文化典籍中的內容,于丹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也是她十年來的轉變,“以前更多談到《論語》,隨著自己的成長,心境也發生變化。”談到“國學美文系列”,于丹説:“我不認為這本書應該承擔什麼國學使命,所謂國學是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否把傳統文化和自己結合起來。”
問及近日有綜藝演員對花木蘭的戲謔解讀,于丹説不願針對個人發表自己評論,但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很多時候懂得敬畏歷史是一件尊重自己的事情。今天我們處在多元判斷的時代,我們是可以重新解讀歷史,但前提是先要了解,了解之後才有尊重,尊重之後才是闡發。”
談留守兒童:建議推廣音樂治療
在大眾印象中,于丹是一名達觀的心靈導師,在採訪中,于丹告訴北青報記者,“最近的兩個月,我心裏很焦慮。”讓她無法紓解的,是報紙上一則則與留守兒童有關的慘劇。“我認為2015年,中國丟了一個兒童節。6月初我看到畢節的留守兒童一起喝農藥自殺;昨天的新聞裏,畢節的留守兒童被同伴群毆致死,再往回看2012年這裡的孩子在垃圾箱裏取暖導致死亡……我心裏特別難受。”于丹的眼角有些微紅,“過去父母出去打工是讓孩子過上好日子,但現在貧困已經不是他們辭世的根本理由,而是絕望,中國有6100萬留守兒童,其中有1000萬孩子一年都無法見到父母一次。”
這些被撕裂、被剝奪的成長讓她感到很心寒也很焦慮。她在努力向有關部門建議,將委內瑞拉的音樂治療計劃推廣給孩子們,“中國是一個禮樂之邦,音樂是秩序,讓人找到默契,觸摸到優美和崇高。”她還有計劃在自己的寫作中加入教育的主題,“以前我認為自己的身份不夠專業,一己的經驗不敢推廣。但是從6月之後,我覺得也許會用寫書的方式進行一些表達。現在的講座中已經涉及到一些,未來的寫作可能會為年輕人做一些經典落地的題目,比如家規家訓;關於教育,講講我和女兒的故事。”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