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專訪蔣方舟:文學寫作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時間:2015-07-13 09: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訪蔣方舟:文學寫作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蔣方舟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上官雲) “天才作家”、“美女作家”、“神童”……同時擁有這些標簽的人,便是一直頗受關注的青年作家蔣方舟,不過,在成名以後,蔣方舟的不少言論也極具爭議,包括早前毫不掩飾地對“名利”的渴望。近日,蔣方舟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回顧成名路,她説,自己對“名”和“利”已經不怎麼關注了,“文學寫作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現在的我,還是文學領域的學徒和新手”。

  少年成名:“光環”是身外之物 爸媽從不看我的小説

  蔣方舟出生於1989年。她7歲開始寫作,後來在多家報刊開設專欄、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畢業後就任《新週刊》雜誌副主編……這是一份能讓不少人羨慕的履歷。蔣方舟也被貼上了“神童”、“少年成名”的標簽。

  “標簽也好,光環也罷,沒有必要為此‘撒嬌’。”回憶起這些事情,蔣方舟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是公眾加上去的,作家無法改變,如果過分在意,還可能影響自己的認知,“所以別撒嬌説‘我就是神童’,也別撒嬌説‘別叫我神童’,去辯解這些身份,顯得挺‘二’”。

  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蔣方舟的父母並沒有刻意去培養過她,“父母偶爾會要求我學個小提琴、畫畫什麼的,如果我覺得沒興趣就會放棄。我從小主意特別強,在興趣培養這方面,反而父母管得比較少”。

  後來,家裏的書櫃吸引了蔣方舟的視線,她開始爬上爬下找書看,父母也未加阻攔。年齡漸長,那些書不再能滿足蔣方舟的閱讀需求,她便去泡書店、圖書館,直到離開家去讀高中都是如此。在此期間,蔣方舟大量發表作品,並逐漸擁有了固定的讀者群。

  “只是,我爸媽從來不會看我的小説。”蔣方舟略有遺憾地表示,那真是一個挺孤獨的過程。

  面對爭議:“真實”是一種低成本的交流方式

  從《打開天窗》到《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再到新近出版的小説集《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蔣方舟不少作品都寫到人際關係與代際關係,並被認為頗具批判精神,也有人稱其言辭過於犀利。她説,這可能跟自己一開始從寫雜文入手有關,“我會考慮一件事情的好壞,並得出明確的是非觀”。

  “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托爾斯泰那樣的現實主義作家。”蔣方舟最近重讀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我能真切感到托爾斯泰對人性的體察和憐憫,這種東西能夠永恒的打動我”。

  蔣方舟説,不能單純説自己作品中有什麼批判精神,“我很喜歡尼采的一句話:那些讓我們醒悟的東西總是讓我們覺得痛苦。好的小説一定像一盆冷水,或者像一把尖刀,讓人體悟到新東西。我的作品中從來不會製造一種‘人生原來很溫暖’的假像”。

  其實,從公開支援“廢話體”詩人烏青,到判斷“紙質書必死”,蔣方舟的不少言論都會引發爭議。蔣方舟表示,她不太在意這些爭論,“任何想法,都可能有一半或者更多的人去反對你,這是不可控的”。

  “我的人際關係很簡單,朋友不多,平時説話不會顧及太多。”蔣方舟解釋道,“而且‘真實’是一個低成本的交流方式,刻意尋找一些含混的託詞反而會引起猜測。我不會因為想要所有人都喜歡我便給出一種模棱兩可的回答。事實性的東西會澄清;其他的不予理會”。

  仍在成長:文學寫作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現在説得淡然,但在小時候,蔣方舟沒這麼“淡定”。她會坦率地承認對於名利的渴望,並在人前“慷慨激昂”地談起想“當大師”理想,甚至能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現在回想起來,蔣方舟用“可笑”來形容這個理想。

  “幼年的寫作,當時沒有人認真地用文學、文化的標準去衡量我。而是更像看待一個社會事件。”蔣方舟調侃,“比如我當年出名的新聞,總是跟那種‘老奶奶被偷幾百萬’的社會新聞放在一個版塊”。

  不過,蔣方舟説,現在的自己成長了:“現在內心會有一個文學體系建立起來,並從中找準自己的目標,擁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樂趣,對於名利,真的就不在乎了。我只是個文學領域的學徒和新手,處在這麼一個交界點上。”

  所以,“新手”蔣方舟會對自己的寫作做出規劃,比如嚴格列出創作提綱、尋找合適的文體等等。她把這種規劃比喻為遊戲中“打怪升級”的過程,“最初我寫雜文好多年。駕輕就熟之後,我開始寫小説,有了這本《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接下來,我還準備寫長篇小説”。

  “總的來説,就是要不斷鍛鍊自己、認真積累經驗值。當然,可能在進步過程中很多人的興趣會轉移到別的方面,比如做廣告、拍電影等等。”蔣方舟笑稱,“因為這些不需要那麼艱苦的修煉過程”。

  最後,提起時下熱絡的各類文學獎,蔣方舟説,自己只有一篇散文得過獎,“那也是因為當時我在一本刊物上連載,作品自動納入評審體系。我不會主動送自己的作品參選文學獎之類。能得獎當然好,但硬要靠一個獎去證明什麼,似乎也沒太大必要。”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