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家講壇》暢銷成歷史
《百家講壇》暢銷成歷史
業內人士:資訊渠道多元化和讀者消費群變化是主因
2001年《百家講壇》突然點燃全民歷史熱,于丹、易中天、紀連海、劉心武、閻崇年等學者們對歷史和名著的解讀,讓讀史突然變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伴隨著節目的紅火,學者們相繼出書,動輒上百萬冊的銷量讓人羨慕。現如今《百家講壇》雖然還在播出,可其中又有幾個學者名字,大家還能叫得出呢?重慶晚報記者採訪了本埠的幾家書店發現,那些知名學者曾經賣到瘋狂的暢銷書,如今卻是乏人問津。
銷量從六位數變三位數 中間到底隔著多少本書
“從《百家講壇》節目中走紅的學者們,他們所出的書在2006年、2007年的時候賣得最好,最暢銷的書要數《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以及《易中天品三國》。”解放碑重慶書城的業務主管張永梅告訴重慶晚報記者。“2007年,《于丹心得》的年銷售量為28萬冊,《于丹心得》為14萬冊,《易中天品三國》賣了22萬冊。到了去年,《心得》全年只賣了300多冊,《品三國》為100冊;今年上半年,《心得》只賣了100多冊,《品三國》只有幾十冊。”
與重慶書城的情況相同,精典書店與西西弗書店關於《百家講壇》系列叢書的銷售也呈下降趨勢。“其實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還是有專架來賣他們的書,現在都撤了,因為現在基本沒人來詢問是否有他們的書賣了。”精典書店負責人説。而西西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這些書的銷量早已大不如前,“最近幾年,學者們這方面的書似乎都不怎麼好賣。”
資訊和讀者群變化
讓《百家講壇》不再火熱
《百家講壇》中的學者講述自己專注的那段歷史或者名著,節目的大熱同時帶動了相關書籍的熱銷。“2008年前後,我們也跟《百家講壇》的學者們合作過,最好的時候每本書的年平均銷量也有3萬多冊。”重慶出版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王舜平對重慶晚報記者説。由他負責出版曾經大賣的《千古中醫故事》裏的內容就是由《百家講壇》中孫立群、王立群、紀連海等知名學者講述的中國古代名醫行醫的故事。
而談及《百家講壇》系列圖書的低迷走勢,王舜平説:“近幾年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際網路、部落格的崛起,讓人們資訊獲得的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對依靠電視平臺的《百家講壇》系列書籍銷售造成了一定衝擊。其次,從前大家聽于丹、易中天等講課都只能去大學聽,現在獲得渠道變多,讀者對基本歷史的了解也成為了常識,因此對老師和講授內容也變得比較挑剔。另外,近幾年讀者消費群也發生了變化,買書、讀書的人變得越來越年輕,旅遊、青春文學等類型書籍的暢銷對這類書籍的銷售也造成了不小的削弱。”(記者 鐘洲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