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世界出版史最豪華書籍《魯拜集》的悲喜歷程

時間:2015-04-23 08:12   來源:文匯報

  中英聯手再造豪華版《魯拜集》工程已經啟動

  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會像它這樣讓人悲嘆絕望,也這樣給人以溫暖和希望;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會在經歷如此悠長的歲月後,依然讓出版家和讀者追索不已,傳承的薪火從來不曾死滅——這本書便是由英國書籍裝幀藝術家弗朗西斯桑格斯基於1911年製作完成的豪華版《魯拜集》。

  沉沒在大洋 焚燬于戰火

  這是世界出版史上最為豪華的一本書,迄今為止,在超過一千多個版本的《魯拜集》中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魯拜集》是十二世紀波斯詩人奧瑪海亞姆的四行詩集,優美的詩句中蘊含著驚世駭俗的思想。自1859年愛華德菲茲傑拉德將其譯成英文後,名聲大振,各種版本紛紛出籠,自成一體。其中最為著名的版本是1884年美國波士頓霍頓米福林公司出版的對開本,由畫家兼作家伊萊休維德繪製插畫並裝幀設計,當時只印了一百本。

  考察一部世界出版史,便可發現,書籍裝幀藝術的發展經過了相當漫長的階段。一開始,只是一個“灰姑娘”,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十九世紀末,由於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同時受到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的影響,才終於登堂入室,獲得了其在整個書籍出版環節中應有的地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兩位初出茅廬的年輕書籍裝幀師弗朗西斯桑格斯基和喬治薩克利夫雄心勃勃地創立了桑格斯基與薩克利夫手工書籍裝幀公司(桑-薩公司),意欲大展身手。

  有一天,桑格斯基在倫敦薩瑟倫書店閒逛,一眼看到了那本插圖版《魯拜集》,就此停下腳步,他立刻下決心要以該版《魯拜集》裝幀出一部世界上最最豪華的書來。1909年,桑格斯基開始了他的輝煌工程。顯而易見,他被《魯拜集》中散發的浪漫的神秘主義色彩和東方風情所打動,他尤其喜愛作為東方元素的孔雀,既喻示高傲自珍和塵世的浮華,也表現出對天堂的驚鴻一瞥。兩年之後,當這本拼接嵌入四千九百六十七塊各種顏色的羊皮,燙有一百平方英尺的金葉脈絡,鑲嵌一千零五十顆各種寶石的《魯拜集》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被命名為《偉大的奧瑪》,公認為達到了書籍裝幀藝術的最高峰。

  但是,這本富麗堂皇、美不勝收的豪華之書卻是命運多舛,悲劇橫生。

  1912年3月29日,被桑格斯基標價一千英鎊的該書,在索斯比拍賣會上竟然以四百零五英鎊的低價被美國紐約商人加布裏埃爾維斯拍得,令盡心盡力的製作者們黯然神傷。豪華版《魯拜集》于4月10日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程,而搭載它的同樣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豪華的郵輪泰坦尼克號。四天之後,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在三個小時內迅速沉沒,那本裝在橡木盒子中的《魯拜集》也隨之沉入大西洋底。當時出版的《書籍裝幀月刊》這樣寫道:“當代最豪華的書,與最豪華的郵輪一同沉沒于汪洋之中,這也許是它最好的歸宿。”

  得知此噩耗,桑格斯基痛心疾首,但他意志堅定,僅僅十天之後,《每日電訊報》刊登桑-薩公司的聲明:“再造一本這樣的書”。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兩個多月後,年僅三十七歲的桑格斯基為救一位落水婦女而溺水身亡。

  1924年,薩克利夫的侄子斯坦利佈雷進入桑-薩公司當學徒。1932年的一天,他在公司檔案中發現了豪華版《魯拜集》的設計圖和燙金版,於是,他下定決心,繼續桑格斯基的夢想。他獨自用了七年時間,重新製作完成了此書。當時正值二戰爆發,佈雷將它放入一個金屬箱子裏,藏于地下室中。結果,遭遇德軍空襲,地面上的熊熊大火將密封後藏在地下室的《魯拜集》烤成了焦炭,這本豪華之書再次蒙難。但正如後來收購了桑-薩公司的英國SSSZ書籍裝幀公司總經理羅勃謝潑德所指出的,儘管豪華版《魯拜集》可能再也無法重見天日,但它依然是對一種卓越藝術創造力的禮讚,依然被公認為代表了書籍裝幀工藝的最高成就。

  中國書人的希望之旅

  2014年仲秋的一個黃昏,中國讀書界有名的“書蟲”楊小洲踱著散漫的步子,像一百多年前的桑格斯基那樣,走進倫敦那家從維多利亞風格的綠色櫥窗裏透出奶黃色燈光的薩瑟倫書店。仿佛時光倒轉,他同樣在一幅嵌在鏡框中的彩圖前停住了腳步。這幅有三隻藍色開屏孔雀的彩圖正是沉入大西洋底的世界上最華貴的《魯拜集》的封面,由SSSZ公司參照桑格斯基當年留下的照片,利用電腦技術復原而成。他俯身細看,嘆為觀止。當店主告訴他此圖可隨購買羅勃謝潑德所著《隨泰坦尼克沉沒的書之瑰寶》限量版一書附送時,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楊小洲回國後便將此番邂逅告知了海豚出版社社長俞曉群。俞曉群是位有理想、有情懷的出版家,近年來,面對紙質書籍受到電子出版衝擊的現況,深感若要守護陣地,必須要重視書籍裝幀,以紙質書不可替代的精美與電子出版物抗衡。但目前中國尚缺此種藝術,所以他近年來致力於西方書裝研究,力圖能有所作為。當他聽了楊小洲的敘説後,當即決定讓楊小洲再度出使英倫,摸清《魯拜集》版本的情況。他這樣問楊小洲:“你拿回了豪華本《魯拜集》的封面,那麼,這本書的‘書芯’是什麼樣的呢?是否還有存世呢?”這不啻是個非凡的引導。

  回返倫敦薩瑟倫書店的楊小洲按著俞曉群的要求,不僅搞清楚了那本豪華版《魯拜集》的“書芯”正是1884年美國米福林公司出版的對開本插畫版,而且還戲劇性地在書店秘不示人的一隻書櫃底部的暗櫃裏,尋獲到了當時限量出版一百本的帶有畫家伊萊休維德簽名的唯一一本存書。楊小洲後來在《倫敦的書店》一書中動情地寫道:“一百多年來她安靜地守候在薩瑟倫書店暗櫃中觀花開花落,看水流情長。”面對如今已陡然升值的書價,俞曉群在電話裏只輕輕地説了三個字:“買回來。”

  於是,一直為世界所關注和期待的豪華本《魯拜集》在中國開始了它的後續故事。

  舉重若輕的俞曉群決定出版完整敘述豪華版《魯拜集》傳奇經歷的羅勃謝潑德所著《隨泰坦尼克沉沒的書之瑰寶》中文版,同時決定為深層次展開書籍裝幀藝術的學術研究,邀請謝潑德前來中國舉辦《英國十九世紀書籍裝幀藝術及其高峰》的專題講座,時間定於今年3月中旬,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和上海思南公館分別舉行兩場。正所謂“好事多磨”,就在中國方面一切準備就緒,只待飛機落地,蘇格蘭風笛響起時,不料,去過世界眾多國家的謝潑德卻在倫敦希斯羅機場登機時受阻,因為他竟然不知道應該事先去中國使領館辦理入境簽證。這下可好,原先的計劃都被打亂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好在已是“勢不可擋”,最終,謝潑德順利成行,于3月31日和4月1日分別在上海和北京開講,聽眾踴躍。謝潑德在講座中説道:“豪華版《魯拜集》的意義不僅在於捕捉到時代美學的精髓,也恰好站在了當時書籍裝幀的轉捩點上。”

  在俞曉群和楊小洲看來,如今出版業也正處於一個轉捩點上,當年,豪華版《魯拜集》的誕生,深受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的影響,而這一運動的主旨在於試圖改變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相脫離的狀態,棄除工業革命所導致的設計與製作相分離的惡果,強調藝術與手工藝的結合,主張恢復手工業傳統,反對機器美學。現今,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紙質書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紙質書籍並不是只能消極地等待被電子書所淘汰,它完全可以憑藉其特有的審美功能遺世獨立,而書籍裝幀藝術正是重要而可靠的一大保證,今天的紙質出版既賦予書籍裝幀更多的責任,同時也賦予了書籍裝幀藝術更大的發展空間。謝潑德也認為,網路、電子書的興起其實對傳統書籍裝幀藝術具有推動作用,因為均質化的電子閱讀使得人們對於紙質書的外觀要求更高。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中國出版人作出了令世界為之激動的決定——海豚出版社將與SSSZ公司合作,再度製作豪華版《魯拜集》,其“書芯”即為1884年美國米福林公司出版的伊萊休維德插畫版,形式依舊是碩大的對開本,而其裝幀設計將會承繼桑格斯基的金碧輝煌,再現其原來的壯觀風貌。在俞曉群的指揮下,中國書籍裝幀師們已經開始工作。據楊小洲透露,他們借助電子顯微鏡和電腦分析技術,發現了先前所有文檔都沒有記載的一個秘密:桑格斯基豪華本《魯拜集》的“書芯”中的插圖,並不是鉛印的,而是運用類似拓印的方式所實現的六十四幅石版畫原作的本態,因為上面既沒有印刷顆粒,也沒有網紋,只有拓印所留下的壓痕。

  我們有理由期待這次東西方書籍裝幀藝術家的別有意義和價值的文化合作,有理由相信人類的閱讀會薪火相傳,而有美感、有溫度,可以真實觸摸和擁有的紙質書籍將永不沉沒。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