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學》從中西方文明衝突的角度,描述了燕京大學隨著中外政局的動蕩不斷調試,在持續本土化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的歷程。陳遠試圖通過燕大這個角度,展現中西文明衝突中的一個時代命運。
8月11日,青年學者陳遠的新書《燕京大學:1919-1952》在京首發。多位燕大校友來到現場共敘往事,嘉賓吳青還談起母親冰心眼中的燕大校長司徒雷登。
《燕京大學》從中西方文明衝突的角度入手,描述了燕京大學隨著中外政局的動蕩不斷調試,在持續本土化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的歷程。作者陳遠試圖通過燕大這個角度,展現中西文明衝突中的一個時代命運。
燕京大學是一所教會學校,也是對中國政治介入特別深的一所學校。作者陳遠表示“正是這種雙重的獨特性,讓燕京大學自誕生起就與其所處外部環境形成了一種緊張的衝突。我所要關注的,正是燕京大學與其所處外部環境的衝突及其自我調適。”
嘉賓吳青是冰心的女兒,她也是燕京大學的校友。在首發式上,她談起了母親對燕大校長司徒雷登的看法。吳青表示,大多數人對司徒雷登的認識,是緣于《別了,司徒雷登》一文,而冰心眼中的司徒雷登是不一樣的,他能夠叫出學校裏每一個人的名字,不管是學生、敲鐘的,還是掃地的,司徒雷登對每一個人都帶有一份愛。現場,吳青還朗讀了冰心在燕大校長司徒雷登60歲生日時,所寫的文章《司徒雷登校長的愛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