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記者與真相》新聞“故事”背後的“故事”

時間:2011-06-13 11:01   來源:光明網

20世紀40年代末,約瑟夫普利策二世和兒子小普利策跟約瑟夫普利策的半身塑像合影。

  美國新聞界普利策獎的“公共服務獎”,幾乎是“家喻戶曉”。然而,遺憾的是,引起人們關注的總是被報道的事件本身,新聞工作者被撂在了史冊之外。新聞界和學術界對普利策金獎90餘年的獲獎報道沒有作系統研究,對獲獎報道的選題、調查、修改、定稿以及背景等缺乏了解,民眾包括新聞界後輩對得獎報道背後故事了解就更少。近日,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記者與真相——普利策金獎的故事》一書填補了這個空白。

  從1917年創立至今,普利策獎走過一個世紀的征途,穿透歷次戰爭的硝煙、政治醜聞的迷霧和社會問題的困擾,矗立在其最高處的金字招牌是其新聞獎項中的“公共服務獎”(普利策金獎)。這個通常只頒給那些系列報道嚴重社會問題的報紙的獎項,成了美國報業媒體夢寐以求的金蘋果。美國業內以贏得普利策金獎的多寡來判斷報紙優秀與否。達到5枚的當前最高記錄,《洛杉磯時報》用了61年的時間,而《紐約時報》則花了86年。在美國報業每況愈下的今天,這個獎項依然代表著新聞界的最高褒揚,它的魅力何在?《華爾街日報》洛杉磯分社的前副社長羅伊J小哈裏斯以資深專家的角度,撰寫了這本《記者與真相——普利策金獎的故事》。

  容易忘記歷史或許是世界上所有年輕人的通病,所以本書作者説:“這本書是寫給那些想要了解近期和過去重要新聞作品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校的學生們的,關心新聞和社會互動關係的美國歷史愛好者也能在這本書中發現它的價值。”當報業面臨讀者群的縮小、網際網路的挑戰和營業利潤的滑坡時,新聞從業者永遠不能拋棄的一條守則是“社會責任”。

  全書開篇便是2005年的卡特琳娜颶風。當暴風雨阻斷新奧爾良的一切公共交通和通信線路時,《時代花絮報》和《太陽先驅報》的編輯人員堅守“孤島”,記者們則各顯神通送回一線的真實情況。在隨後的系列報道中,記者們逐條核實傳聞,澄清謠言,“壞事是有的,但我沒有看到殺人、強姦、割喉嚨之類的事情”。客觀、權威的報道最終使普利策金獎破天荒地頒發了一次“雙黃蛋”,兩家報紙並列獲得了2006年度的“公共服務獎”。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