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千歲《源氏物語》換新顏

時間:2008-10-30 09:50   來源:《解放日報》
  為紀念世界最古老長篇小説《源氏物語》千年誕辰,上海譯文出版社近日推出《新源氏物語》。本書根據日本女作家田邊聖子所著的現代日語版本,由著名翻譯家林少華、日本古典詩詞研究專家杜鳳剛、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龍妹等12位學者聯手翻譯而成。

  《源氏物語》首譯本出自老一輩文化名人豐子愷先生之筆,就語言表達的藝術性來説已近乎完美。在《源氏物語》問世一千週年之際予以重譯,其意義何在?著名翻譯家林少華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重譯的價值或意義只能在於提供另一種風格的譯本。畢竟語言是發展的,讀者的口味也處於變化之中。對於經典作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作為譯本也應該相應地與時俱進。”

  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出自日本古代傑出的女文學家紫式部之手。紫式部生於官宦之家,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但個人生活十分不幸。二十四歲喪夫寡居,開始創作《源氏物語》,歷經十年終於完成了這部堪稱日本平安王朝宮廷畫卷的散文體小説(物語)。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長篇小説,完成于1006年前後。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林少華認為,這兩部作品的主題同是表現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必然性,手法同是避免直接指涉政治而以男女愛情和感情糾葛為主,人物性格同樣鮮明生動,心理描寫同樣細緻入微。但不同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源》注重感情的“真實”,不求精神境界的超拔;《紅》則在意道德取向,強調善與美的統一。再如源氏與寶玉儘管同樣好色,但寶玉具有積極的叛逆性格,源氏則是止于“知物哀”的中性人物。從故事情節看,《紅》環環相扣,《源》則節奏緩慢。

  重譯盡可能譯出“味”來

  作為《新源氏物語》譯者和定稿人之一,林少華説起花費的精力也頗多感慨,談起翻譯體會,他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味”,要盡可能譯出味來。“這個味兒有兩層意思。一是原作的‘味’,就是説譯村上春樹得是村上春樹的味,譯《源氏物語》得是《源氏物語》的味。雖説要無可救藥地帶有‘林家舖子’的味,但不能過於沖淡原作的味。二是文學味兒。這個味兒是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的根據,也是文學譯作的生命,是能否給讀者審美愉悅的關鍵因素。有了這個味,才成其文學翻譯;沒有這個味,就成了文字翻譯———哪怕語法和單詞譯得再無懈可擊,讀起來也味同嚼蠟,吸引讀者當然無從談起。”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