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蘇州緣何最受臺商青睞?

2015-10-10 10:37     來源:國臺辦     編輯:陳文韜

  今年8月26日,臺灣電電公會公佈了《2015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在被列入評估的118個城市中,蘇州工業園區拔得頭籌,位列2015年臺商最推薦城市的榜首。細數排名前十的城市,蘇州佔據了四席,除蘇州工業園區之外,市區、昆山市、高新區分列第四、第六、第七位。這已是蘇州連續七年摘得該項評比冠軍。

  臺灣電電公會自2000年開始的這項評比,被譽為“臺商投資風向標”。通過“城市競爭力”“投資環境力”“投資風險度”“臺商推薦度”的“兩力兩度”評估模式,探析大陸臺商投資密集城市的投資環境與投資風險,連年發佈“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這個風向標,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蘇州的投資環境。在“七連冠”的背後,是長期以來蘇州各級黨委、政府,圍繞廣大臺胞的現實需求,全力構築蘇州臺商精神家園,推動和深化蘇臺兩地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

  夯實根基

  多措並舉,助力臺企轉型升級

  蘇州是祖國大陸臺商投資企業最密集、吸引臺資最多的城市之一,臺資已成為蘇州市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經濟總量、推動科技創新、擴大勞動就業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目前,蘇州市累計批准臺資企業已達10581家,廣義合同利用臺資735.9億美元。在蘇州的臺資企業中,加工貿易企業較多。如何推動臺資企業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蘇州市通過多措並舉,集聚合力,全面促進臺資企業中的先進製造業提升、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總部經濟形態不斷豐富。

  近年來,蘇州市在出臺《關於促進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鼓勵製造業企業分離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促轉型、謀升級政策的基礎上,專門出臺了《蘇州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引導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加工貿易企業向生産性服務業、研發品牌、産業集聚、內外銷並舉等10個方面轉型發展。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出臺了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措施,政策涉及廠租優惠、科技創新等,先後落實各項扶持資金達3.8億元。昆山市制定《昆山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六年行動計劃”實施意見(2015-2020年)》,同時配套出臺《關於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財政扶持若干政策》,設立昆山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投入不少於20億元,6年至少拿出120億元,用於政策推動落實,支援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在優化政策環境的基礎上,蘇州市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務內涵和品質。各市、區在已成立的涉臺事務協調小組基礎上,先後成立了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涉臺事務的領導和協調工作,健全臺商權益保障機制,積極服務台資企業轉型升級。蘇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座談會,傾聽企業需求,解決企業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同時積極爭取更多臺資銀行、保險、證券以及各類基金來蘇投資,推動廣大臺資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目前,已有4家臺資銀行、15家融資性質的租賃機構落戶蘇州。

  在全市各級部門的積極推動下,蘇州涉臺經貿平臺持續完善。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獲批以來,積極爭取先行先試,運作機制不斷健全,兩岸合作渠道不斷拓寬,政策功能不斷突破,受到兩岸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廣泛響應。自臺資企業集團內部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

  臺灣地區銀行機構對試驗區臺資企業跨境人民幣貸款等業務試點在昆山落地以來,已有263家企業辦理了臺資企業集團成員借放款專用賬戶備案,157家企業發生雙向借放款業務,預計為企業節約2.5億元融資成本。

  此外,經過13年的耕耘發展,蘇州電博會作為國內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IT專業展會之一,已為海峽兩岸的産業交流合作構築了橋梁和紐帶,成為電子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極大地推動了在蘇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豐富內涵

  文化連線,深化臺商精神家園

  蘇臺兩地擁有共同的文化傳承,無論從血緣、文化、社會關係,還是經濟交流上,兩岸同胞的精神家園同宗同屬。構築臺商精神家園,既是廣大臺商事業發展、生産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蘇臺文化合作交流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蘇州市通過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交流,使得蘇臺兩地文化在碰撞中不斷擦出火花。

  再過一個多月,備受期待的蘇州誠品書店將開門迎客,這是誠品書店進駐大陸的“試金石”,也是蘇臺文化共融發展的美麗“結晶”。與誠品書店一樣,近年來蘇州市加大力度引進和培育臺資文創企業,法藍瓷、臺灣石尚、紙箱王等多家臺資文創企業紛紛落戶蘇州,為蘇臺文化交流注入新的內涵。

  位於太湖邊的青蛙村,如今已成蘇州民宿業的先行者。自今年3月試運營以來,每到雙休或節假日一房難求,需排隊預約。作為臺灣文創項目在蘇州落地生根的典範,青蛙村的設想來源於吳中區楊灣村拓寬發展思路的一次學習考察。

  2013年,楊灣村換屆選舉後,村委班子赴臺灣學習考察,對臺灣如火如荼的特色民宿産業印象深刻,並與臺灣太禦文創團隊達成合作意向。臺灣生態保育專家林正雄來吳中區考察時發現西巷周邊存在著很多稀有物種,有形態不一的蓼科植物、大小芡藻、美麗的金花石蒜等,並在連接太湖的池塘中找到了60多種青蛙,其中包括在臺灣屬於一級保護的金錢蛙。同時西巷環山、環水、環路的水陸兩棲格局,使楊灣村和臺灣太禦文創團隊確定從這片蛙聲開始,倡導綠色生態、低碳環保的開發意識,打造“青蛙小鎮”主題民宿。

  中秋臨近,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中秋燈會又在昆山拉開序幕。近年來,蘇臺兩地傳統藝術、民俗文化的交流也逐漸增多。蘇州市積極向臺商推介評彈、崑曲、蘇繡、年畫等蘇州傳統文化,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蘇州評彈多次赴臺演出。同時加大對蘇州水鄉、園林、名人故里等吳文化特色的宣傳力度,赴臺推廣拙政園、留園等蘇州園林美景,邀請臺灣民眾“遊東方水城,品蘇式生活”。今年3月,江蘇省首部兩岸題材原創微電影《赭》在臺北舉行了觀賞會。《赭》于去年7月在常熟開拍,以反映兩岸深厚淵源為主線,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為代表的淺絳山水畫特殊的畫料——常熟特有的虞山赭石作為切入點,表達了兩岸年輕人之間美好情感和共同追求,影片獲得了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優秀作品獎及金熊貓北美國際微電影節特別推薦獎。此次臺北觀賞會引起了兩岸各界高度關注,40余家兩岸主流媒體對微電影觀賞會進行了集中報道,成為以文化交流為載體,創新入島宣傳的一次新嘗試。

  凝聚動力

  信俗為媒,提升臺商歸屬感

  從創業過客,轉變為深耕蘇州,強烈的歸屬感也是吸引廣大臺商紮根蘇州的重要因素。近年來,蘇州市整合對臺資源,抓住兩岸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的共性,開展展現民族精神、體現時代風貌、增進兩岸交流的一系列活動,拓寬“精神家園”的橋梁紐帶。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媽祖文化,也是兩岸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在臺商集聚的昆山,蘇州市克服困難,建成媽祖祭奠場所、慧聚寺天后宮,為臺商提供了精神支柱,臺商在這裡找到了心靈的歸屬感。去年6月,國臺辦赴臺贈送“漆器媽祖”暨昆山“慧聚媽祖”回娘家活動在蘇臺兩地盛大舉行。活動的舉辦,不僅給在蘇臺商帶來了精神上的慰藉,也充分發揮宗教文化聯繫廣大臺商的紐帶作用,為兩岸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搭建平臺,通過文化共融推進了兩岸和平發展。

  兩岸婚姻被譽為繼兩岸“三通”之後的“第四通”,為推動兩岸交流、密切民間往來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目前,由蘇臺兩地組成的婚姻家庭已超過2000對。圍繞服務兩岸婚姻,市臺辦搭建了“兩岸青年交友平臺、兩岸婚姻展示舞臺、兩岸婚姻服務平臺、兩岸婚姻宣傳平臺”四大平臺,獲得了各界的廣泛好評。去年12月,首次海峽兩岸新人結婚集體頒證儀式在北京國博館舉行。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和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親自為12對新人代表證婚、頒證。這12對新人中就有3對來自蘇州,並且分別作為新人代表和家長代表進行了現場分享。

  今年6月,第四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在廈門和金門兩地舉辦,此次論壇以“夢圓兩岸”為主題,來自兩岸的180余名婚姻家庭代表和嘉賓學者等齊聚一堂,與會代表圍繞“幸福夢、財富夢和公益夢”進行專題分享,同聲表達對兩岸婚姻家庭幸福提升等期待和希望。來自蘇州的兩岸婚姻代表趙麗娜,主持了家庭幸福與創業財富兩場分享會。為有就業創業的兩岸婚姻家庭提供創業啟動資金的“愛暖兩岸雨露計劃”,也在論壇上正式啟動,該項目是大陸首次將專業社工服務運用到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來自蘇州的兩岸婚姻代表李紅,從中獲得了第一筆就業創業啟動資金。(記者新月 通訊員許晴)

  作者:新月 許晴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