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紫金山峰會各方人士擺開“思想盛宴”共論兩岸合作之道

2012-09-20 10: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編輯:王思羽

  昨日,海峽兩岸500多位知名企業家、經濟專家雲集紫金山麓,憑藉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平臺,共襄民族振興大業,共論兩岸合作之道。

  兩岸實業攜手賺世界的錢

  王志鋼是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近年來忙著在大陸各地舉辦臺灣名品展是其主要工作,“已經辦了18場,明天在南京的名品展又要開幕了。”他説,大陸經濟打噴嚏,臺灣就會重感冒,兩岸實業的合作太重要了,一個名品展,給臺灣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商機。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説,不管是大陸還是臺灣,發展實體經濟,都是當下所應看重的。

  “兩岸實業攜手,能賺世界的錢。”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郭山輝,本業是做傢具的,他説,“傢具這個産業是跟著房地産業的,我們公司之所以挺住了,就在於垂直整合的優勢很明顯:我有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倉庫,建在浙江;在美國有四個行銷公司,很多老外為我們做設計和行銷。”

  危中一定有機,是兩岸企業家的共同觀點。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辜成允也是臺灣工業總會的副理事長,他説,越困難越有機遇,他看到了“轉機”:“拿臺灣水泥業來説,目前在大陸的銷售不成問題,但利潤一般。從前,大家生意都好的時候,想不到整合這回事。現在,生意不好了,整合就在進行時。我們現在和大陸最大的水泥公司有合作,和大陸的一些鋼鐵企業也有合作,這樣的配套會越來越順。”

  “臺灣企業家有很多方面值得大陸企業家學習。”蘇寧電器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講了一個小故事,“一次一個臺灣企業家到蘇寧參觀,本來是一個禮節性的參觀,一般也就半個小時。但他上午看了3個小時後,説下午還要來,結果一天來了兩次,花6個小時,問了很多細節性的問題。這讓我們很感動。”

  創新=改變+做得出來

  “企業領導層的創新意識”,這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個概念。臺積固態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力行説,成立之初,臺積電就是全球第一家專業整合電路製造服務公司,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更多競爭對手加入,這時,臺積電創新服務業,從客戶角度出發,並設立大陸辦事處,開闢大陸市場,“競爭對手又沒趕上我們”。過去5至7年,技術創新成為臺積電更有用的競爭武器,“創新不容易被預測,但它一定既有好的改變,又要能做得出來。”

  在法蘭瓷公司董事長陳立恒看來,企業創新離不開文化創新,“企業的競爭力離不開文化的內涵度和發展力。企業在創新過程中也應該考慮到社會、文化、人文等因素。”他認為,大陸和臺灣的文化一脈相承,有著相似的文化價值觀,“我們超越了上一代,現在也應該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下一代能夠超越我們。”

  勇氣,同樣是企業創新至關重要的因素。38年前,宋恭源因為沒法實現理想,放棄了從事10年的半導體公司LED工程師職位,以4萬美元起步,創立光寶集團,雖然人單力薄,但一直致力於創造跟日本、美國公司差異化的效果。光寶集團藉此穩定經營,逐步成長,如今保持著100億元的年營業額。

  在擁有10萬台胞的“小臺北”──昆山,臺商的註冊資本超過250億美元,截至9月18日,登記在冊的臺資企業共計4153家。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把政府的創新行為看得很重要,“昆山是一個有夢想的地方,更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實現夢想,需要創新。”服務台商也需要創新,他把這種創新歸納為理念、過程和技術環境創新三個方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