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漁業博覽會臺灣館啟幕
金門石蚵、烏魚蛋卷、龍膽石斑……15日,在第七屆海峽漁業博覽會臺灣館的開幕式上,這些平常只聞其名不見其物的“臺灣特産”,紛紛現出“真身”。來自臺灣各級漁會、養殖協會、企業等超過40家漁業相關業者,匯聚本屆漁博會,在未來三天將為福州市民呈現一場炫目的“寶島鱻宴”。
迄今為止,臺灣館已連續三年入駐漁博會,規模愈辦愈大,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館內設有的160個展位前,人潮涌動。
來自臺北的陳一竤是第一次來漁博會設攤。借著漁博會的平臺,陳一竤表示,希望能讓更多大陸人了解虱目魚和它的附屬産品。
“其實我們已經試著從網路上向大陸銷售虱目魚産品,越來越多的大陸人開始通過網路從臺灣買東西。”陳一竤説,臺灣人對於虱目魚有很特殊的情感,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餐桌上見到虱目魚。
本屆漁博會上,臺灣館特設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成果專區。臺灣省漁會會務組長葉武林表示,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希望通過成果展示,向大陸展示ECFA促進下臺灣漁業的發展。
在ECFA成果專區,記者現場了解到,2012年1-7月,臺灣出口至大陸的水産品中,以冷凍秋刀魚及活石斑魚為主,總出口量增長146.46%,出口值增加38.73%。
自大陸出口至臺灣的水産品也有所增加,僅2011年,臺灣從大陸進口的漁産品就達8萬公噸,主要以凍魷魚、蝦仁、蟹等為主。
臺灣水産協會理事長沙志一表示,兩岸漁業的互補性極大促進兩岸漁業合作。葉武林也説,ECFA簽訂對臺灣漁業是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對於今後的兩岸漁業發展,葉武林表示,海洋漁業資源的共同管理及漁業技術的相互交流都是兩岸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開幕式上的另一大亮點開設漁會形象區,體驗臺灣漁業文化。漁會是臺灣最重要的漁民團體,漁民構成主要的會員主體。在臺灣漁業發展過程中,漁會扮演政府與漁民之間的橋梁,對於臺灣漁業的貢獻,不僅在於漁民服務,更囊括了漁村家庭的照顧與輔導,減少漁民出海的後顧之憂。目前,臺灣共有40個漁會,會員人數達42萬餘人。(郭熙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