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結兩岸資源 助益臺灣經濟
聯結兩岸資源 助益臺灣經濟——“走進臺灣陸資企業”組稿之一
臺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來臺投資屆滿3年,一批有實力、信譽好的大陸企業相繼入島,開始改變過去兩岸投資的單向化形態,在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進程中寫下了重要一頁。
過去很長時間裏,只有“大陸臺商”之説,而如今“臺灣陸企”亦穩步紮根,從採購到投資,從貿易到服務,為活絡兩岸經貿往來、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助益臺灣經濟與就業不斷發揮積極作用。
近期,新華社駐臺記者先後走進多家駐臺陸企,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與未來規劃,也傾聽了企業的切身感受與期許吁求。
啟動雙向投資的第一步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6月30日以來,累計核準“陸資來臺”投資案255件,核準投(增)資金額合計2億9139萬美元。今年1至5月,“陸資來臺”增勢顯著,不僅投資案同比增加13%,投(增)資金額更同比增加488%。
據統計,大陸企業來臺投資金額排名首位的是銀行業,達9148.1萬美元。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今年分別完成臺北分行的登記手續,相關營運資金入島使“陸銀”成為在臺陸資中的“大戶”。
上月底,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正式開業,臺灣金融界重量級人士雲集,兩岸媒體也爭相報道,顯見其指標意義。據了解,中行臺北分行除以大陸臺商為主要客戶外,還希望為來臺陸企提供金融服務。而距離分行不遠的101大樓,就是在臺陸企的一個據點。
在這座臺北地標建築的70層,京泰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振剛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異常忙碌的他常常穿行兩岸三地,前天才剛從北京來到臺北,隔天還得飛去香港。
京泰公司是北京控股集團及其所屬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臺灣設立的子公司。雷振剛對記者説:“臺灣宣佈開放不久,我們就産生了入島的想法,從考察到審批註冊只用了百天的時間。”
該公司來臺之初,投資額為2億5000萬元新台幣,在101大樓租用辦公場所面積達800多平方米。“二期,我們又加租了400多平方米,真是沒想到發展得這麼快。”雷振剛説。
他告訴記者,來臺後,公司從貿易入手,與臺灣耐斯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由此,燕京啤酒走進了臺灣市場,還促成了臺灣的“愛之味”與北京“三元”兩大品牌的合作,幫助“愛之味”更好地開拓了大陸市場。此外,京泰公司還採購臺灣LED産品並開展轉口貿易等,與臺灣金仁寶集團在香港共組了股權私募基金。
中化集團臺灣辦事處也設在101大樓,主任柯希霆的辦公室裏有一塊大白板,上面寫著諸多待辦事宜。
他告訴記者,中化集團在臺灣的業務主要涉及能源、農業、化工領域,能源領域包括原油、成品油、焦炭,農業領域包括化肥、農藥代工及分銷,化工領域包括化工品貿易、化工物流、橡膠、氫氟酸,年營業收入超過15億美元。
“中化與臺灣石化業界有著深厚的合作淵源,和台塑集團、臺灣中油、奇美、臺肥等20余家企業已建立良好的業務往來關係。臺灣辦事處2010年9月開業後,集團與臺灣客戶的溝通效率明顯加強,從向臺灣出口原油等上游産品到進口臺灣的化工産品,雙方合作進一步得到了擴大和推進。”柯希霆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