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生活手冊

專家:論營養魚翅不如肉絲

2011-11-22 08:06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王思羽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姚明拒絕魚翅的公益廣告深入人心。實際上,對魚翅的追求,西方國家人遠遠不如中國人熱情高漲。數據顯示,單香港進口魚翅的數量就約佔全球52%,每年平均進口4000至5000多噸魚翅。這裡有其歷史原因,但從營養的角度講,魚翅並無半點滋味,味同粉絲,只不過“物以稀為貴”,魚翅一直被視為高檔原料。營養專家認為,其含有的營養成分卻是差強人意,膠原蛋白特別不容易為人體所消化。

  鯊魚魚翅在古代就上桌了

  人們食用的魚翅是鯊魚的鰭,具有特有的細絲狀。雖然鯽魚、鯉魚、鯇魚也有鰭,但其質地短、硬、粗,不能做成“值錢的魚翅”。 和燕窩一樣,魚翅是只在華人世界裏被推崇的“滋補佳品”。據史料記載,吃魚翅始於明代,就連《本草綱目》(首刊于1590年)上也稱:“(鯊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在舊時中國四大名菜魯、粵、川、揚中均有魚翅的身影。明朝中葉,在北京招待科舉人士的“鹿鳴宴”功能表中就有“鯊魚翅六兩”的記載;到了清代、民國,魚翅的炮製達到高峰,以“譚家菜”為官府菜代表,單魚翅為原料的菜譜就有十幾種之多,其中以“黃燜魚翅”和“濃汁魚翅”最負盛名。

  不易得、口感好因而更偏愛

  老外鮮有人愛吃魚翅,唯獨華人奉之為上品,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卞華偉説,吃魚翅是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之一。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包括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高級食府中,還常以“魚翅菜”顯示其級別的高低。一句話“物以稀為貴”,魚翅自然成為“食中上品”。

  魚翅還有一顯其名貴之處,但卻不是魚翅本身的作用,相反暴露了魚翅的缺點,因為魚翅自身無顯味,味同嚼蠟,要做出好味道,其配料必須高檔,諸如好火腿,好雞湯等等。就連配料都是上等貨色,因而越發顯得其尊貴。此外,炮製和烹調魚翅的工藝十分複雜而專業,幾乎不容業餘者染指,這更為魚翅菜的高昂價格提供了理由。

  卞主任説,拿魚翅來做菜,廚師壓根沒想要凸顯其本來的味道,而是意在取其柔嫩腴滑的口感。這種口感,是吃貨們所欣賞與追求的,因而將之列為珍品。相類似的許多烹飪原料,如魚皮、魚唇、燕窩、海參、蹄筋等等,也具同樣特點,或被列為“八珍”,或視為高檔原料。因此,吃魚翅其實就是吃口感。

  營養成分差強人意

  除了所謂的“好吃”,魚翅在營養學家眼裏,其營養成分卻是差強人意。卞華偉説,魚翅乃是取自軟骨魚類的鰭中的軟骨。軟骨是一種略帶彈性的堅韌組織,有機成分主要有多種蛋白,如軟骨粘蛋白、膠原和軟骨硬蛋白等。

  因為含膠原較多這是魚翅口感好的主要因素。但是這種膠原蛋白人體不易消化。從魚翅的加工過程來看,也不難理解人體對其消化的困難程度。“隨園食單”曰:魚翅難爛,須煮兩日才能摧剛為柔。以紅燉魚翅為例:魚翅洗凈浸6小時,沸水滾後再浸之,再滾再浸2~3天,撈起再燉,3小時武火,1.5小時文火,1.5小時微火收汁後食用。如此做法仍為爽口不爛,可見要多麼“堅強”的胃腸道來消化利用。

  魚翅的昂貴在於其稀有,如果要用魚翅來改善身體的營養需要,魚翅還不如肉絲,不吃也罷。

  Tips

  粉絲 VS 魚翅   

  經過傳統工藝製作的粉絲(如龍口粉絲),吃起來爽、滑、韌,除了沒有“魚翅腥味”,口感幾乎沒什麼差別。

  那麼,是否粉絲中也同魚翅一樣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呢?完全不是,粉絲中幾乎不含膠原蛋白,粉絲的韌性來源於其含有的直鏈澱粉。100克粉絲中含蛋白質0.8克,碳水化合物84克,而魚翅(幹)中蛋白質含量約84克,碳水化合物2.3克。可見,食物的質感並不是膠原蛋白特有的。正因為如此,有商家利用食用明膠來生産“魚翅”,同樣得到柔嫩腴滑的口感,不少食家也分不出粉絲與魚翅。(張華、許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