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5 ~ -5 ℃ 微風/臺北 多雲 26 ~ 19 ℃ 微風
各地臺商
臺商權益保護
優惠政策
經貿資訊
臺資企業協會
人物
臺企名錄
問題排行榜
臺胞與醫療
子女教育
生活手冊
美食娛樂
農民創業園

 

 
字號:
海這邊的甜蜜事業 臺商葉錦湖:從金門到廈門

  時間:2007-12-06 10:50    來源:臺商週刊     
 
      遙望:來廈拓展事業新巔峰

    小時候在金門,葉錦湖總喜歡到海邊吹風,向遠望去,覺得海這邊的廈門是如此的神秘,充滿無限的幻想。如今,重新站回金門,遙望廈門,他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熟悉與親切之情。

    在廈門環島路上的臺灣民俗村裏,有一家極具特色的名特産店,店裏擺滿了各種口味的金門貢糖及其他特色食品,來訪的遊客透過透明的玻璃櫥窗,可清楚地看見貢糖的整個製作流程,一邊觀看一邊免費品嘗。葉錦湖就是這家店的老闆,而這种經營方式正是10多年前他在臺灣食品行業首創的“廠店合一”。
    幾年前,隨著廈金“小三通”的開放,葉錦湖便經常來往于金廈兩地,除了閒時來廈走走看看,他還把未來的發展機會瞄準大陸。他表示,這裡市場龐大,勞動力低廉,消費力日增,還有臺商投資的諸多優惠政策。

    葉錦湖在對大陸市場經過多年考察後,決定把他在金門經營的名特産事業轉移到與金門僅有數千米之隔的廈門。去年“十一”期間,他在廈門經營的“廠店合一”式名特産店正式開張。

    對他來説,廈門的名特産市場,可以説是十五六年前金門的翻版,他發現,大陸雖然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卻沒有組織化的行銷模式,因此他把“廠店合一”的成功經驗移植過來,以廈門作為大陸事業的基地,生産金門貢糖、風獅爺造型餅、基隆鳳梨酥以及廈門特色的水産、農産品等,同時將這些名特産銷往各地。

    “‘廠店合一’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將生産工廠與門市店面合為一體,廠店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遊客參觀、品嘗區,一旁是生産製作區,一旁是産品銷售區。”葉錦湖稱,相比傳統的展櫃靜態銷售,現場演示的動態銷售大大刺激了顧客購買欲,貢糖銷量翻倍增長。當年金門解除軍事戒嚴的時候,一年能吸引到金門觀光的臺灣人達四五十萬人次,相當一部分因素歸功於他引導開創的“廠店合一”經營模式,期間他的名特産事業也隨之蒸蒸日上。

    葉錦湖透露,將投資大陸的根據地選擇在廈門,是因為廈門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次的觀光客,此外,這裡的生活習慣及環境讓他有一種既熟悉又親切的感受。據介紹,廈門臺灣民俗村廠店的産品主要用以供應廈門旅遊市場,目前他正忙於在廈門島外籌建一個更大規模的專門廠房,以供應大陸其他地區需求。
    他計劃用3年時間,把他的經驗成功複製到廈門,進而把公司總部搬遷到廈門。他表示在廈門投産第一年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的産值,據估計,往後10年,每年營業額要以倍數增長,這是他的最低目標。

    願望:將策馬精神融入人生

    在採訪葉錦湖的時候,偶然中,發現其辦公室的前頭挂著一張他身騎白馬的照片。殊不知,他竟然擁有一身不錯的馬術,他説,騎馬可以使人做事果斷,敢於嘗試新鮮事物,敢於拼搏和挑戰。

    擁有多年騎馬經驗的他表示,騎馬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愛好,也是他平常用來鍛鍊身體的最佳方式。“騎馬不僅能夠起到鍛鍊五臟六腑的作用,而且還能培養果斷的膽識和勇氣,陶冶人的情操,磨煉人的意志,使人堅定信念。”在談起馬時,葉錦湖顯得興致勃勃。

    閒聊中,葉錦湖更是把生意經營之道與騎馬生活,作了一番富有意義的類比。“不瞞您説,騎馬和我的事業是分不開的,每當我騎馬的時候,精神就非常振奮,各種煩悶、不快也都能隨之飛向九霄雲外;當下了馬背後,我就把騎馬的豪情帶到工作中來,解決一些繁雜的難題,多少次我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葉總很爽快地一笑。

    葉錦湖的愛馬之心,從他的言語當中一一地表現出來,當時為了學騎馬,多少次摔倒在馬下,甚至連骨頭都摔裂了,他也不叫疼。在葉錦湖的影響下,他的太太及四個兒女也都很喜歡騎馬。

    兩年前,他在與廈門環島路隔海相望的金門海岸上,建起了“微風海戀”度假村,當中就專設了一個馬場,馬場內養的便是他的9匹愛馬。每當回到金門,葉錦湖第一時間便是回到馬場,看看那些馬兒。

    現在他又有點新想法了,廈門的事業打下了基礎,他很想把金門的騎馬文化帶進廈門。他的願望是,在廈門開闢一個馬場,引進歐式騎法,創建一個馬術俱樂部。

 
編輯:張方翼    
 
相關新聞
[視頻]林淑麗與智障孩子的兩岸奇緣       佛山臺商周樑成:行善快樂 不能用金錢衡量      
臺灣佳果海南生根 黃益豐建最大蓮霧生産基地       林文定講述投資海南甘苦      
[視頻]臺商故事:賣瓜子賣出的億萬富翁       [視頻]臺商故事:賣瓜子賣出的億萬富翁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