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教師節裏的“焦慮怪圈”儘快消失

時間:2015-09-10 13:23   來源:台灣網

  “給不給老師送禮?”“如果送,送什麼合適?”——這些每年都會成為教師節裏的熱門話題,今年又如期上映。儘管現在有了教育主管部門嚴禁教師違規收受禮金的大背景,有了許多家長觀念上的悄然變化,但仍有不少家長在這一天産生了焦慮感。

  比如這位,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他在新班主任家訪時給老師塞了個紅包,結果被拒絕了。但拒絕完了,這事卻還沒完,因為老師在推擋中説了一句“不用客氣,來日方長”,家長於是陷入了糾結。你説老師這話是讓我以後再找機會單獨送上禮物?還是在告訴我送紅包完全沒必要?話題上網後,網友們也是討論無果。這位家長的焦慮症也就更嚴重了。

  與此同時,筆者也在網上看到了一份調查顯示,雖然家長們對送禮意見不一,但老師們對待教師節禮物的態度卻“意外”的統一,均表示教師節期待收到祝福,但是最重要的是心意。在廣東一所小學擔任班主任的朱老師在網路分享的自己一段心得獲得了不少家長點讚:“我們背後要付出多少汗水,可能外行人完全無法知曉。他們甚至對我們行業有誤解,揣測我們收了多少紅包。其實我們只希望在這一天得到大家更多的肯定,或者微笑地認可我們的付出,或者可愛的孩子們自己親手製作的一張簡陋的賀卡而已。”

  原來,老師們在這一天也跟家長一樣內心有很多擔憂,他們害怕遭到外界誤會,他們希望得到外界的尊重與理解。看來,在老師與家長之間建立一座能夠充分溝通的橋梁,很有必要。

  這座橋梁當然必須建立在我們中國幾千年傳下來的老傳統上——尊師重教。早在西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中國就提出了“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我國第一個老師節始於1985年,設立這個節日,目的就在於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而絕不是為了給家長和老師帶來煩惱。如果原來應該讓老師們開開心心的教師節變成了“教師劫”,如果老師們的職業尊嚴在這一天遭到家長們的質疑,那設立教師節的意義何在?所以,真正的“尊師”,應該是不用家長送禮來表達出的“尊師”;真正的“重教”,也絕不是靠金錢的重量帶來的份量感。

  我們相信,絕大多數老師和絕大多數家長都是滿懷著善意來看待教師節的,但每年這一天發生的這些糾結,兩個群體間的相互猜測甚至是互相折磨,都會不出預期的同時上演。誠然,這有整個社會風氣需要凈化的大背景,而一過程需要制度建設,更需要包括老師和家長在內的所有人的自我約束。人與人的信任建設,從信任教育、信任老師開始,不好嗎?

  願今後的教師節,不再有這個老師和家長集體陷入焦慮的怪圈出現。(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