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0個教師節,讓我們向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
近些年來,幾乎每逢教師節,輿論都會涉及給老師送禮的話題,不少家長都會糾結于給老師送禮的問題,而教育主管部門都會重申嚴禁老師收受禮物的各項規定。這樣看上去,我們的教師節似乎成了送禮日以及嚴防送禮日。這當然不是孤例,事實上,教師節和其他傳統佳節一樣,已經異化得不成樣子了。孔子説“三十而立”,教師節一年一度,走過30春秋的教師節,能“立”得起來嗎?
設立教師節的國家,無不以尊師重教為出發點。一個國家要前進,不尊師重教是不可想像的。昨天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説,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尊師重教應一以貫之,在教師節這特定的一天中,對老師的情感和態度自然可以得到更充分、更密集的表達。而從我們經歷的教師節來看,在政府表彰教師隊伍中的先進之外,剩下的似乎就只有學生及其家長送不送禮、老師收不收禮,以及社會抨擊教育界的送禮之風,仿佛這就是教師節的基本面相。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師節過得實在是有點單調、貧乏了。同樣是教師節,在韓國,學生們給老師佩戴鮮花、贈送禮物,有的還去看望退休或病中的老師;在新加坡,老師除了收到學生自製的小禮品,學生還為老師表演歌舞、集體操、朗誦等節目;在俄羅斯,學生以贈送鮮花、組織晚會、表演戲劇等形式向老師祝賀節日。走過30載的教師節,是不是需要改造創新呢?
有的人為把教師節定在哪一天煞費苦心,卻似乎無意于積極建言如何過好教師節,如何使教師節既豐富多彩又健康有益。教師節的主體當然是老師,但我們也可以説,學生也是教師節的主體,他們是教師節的雙主體,而只有主體間的良性互動,才能使教師節充滿意義並實現其價值。至於家長,在教師節最好靠邊站,沒有家長參與的教師節,或許會過得更純粹一些、更純情一些。
在教師節這一天,受到表彰的老師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老師還站在講臺上辛勤地講課,學生們還坐在教室裏勤奮地學習。可不可以像有的國家那樣,以法的形式規定在教師節這一天放假?如果教師節大家都如常地教學、工作、學習,學校能有時間組織相關活動嗎?學生能有時間專程去看望從前的老師嗎?如果既無儀式又無載體,教師節又如何才能不成為一個空洞的名詞、一個乏味的節日?
教師節不該像從前那樣過下去,也不應和其他節日一張面孔。教師節應該過出自己的特色,過出自己的精彩。(滕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