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倪永傑:“柯文哲現象”與兩岸城市交流

2015-05-22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關係》雜誌5月號刊登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倪永傑的署名文章:《維護兩岸城市交流良好氛圍》,現摘錄如下:

  “柯文哲現象”的崛起

  臺灣政黨政治長期陷於造神怪圈,民眾、媒體、輿論每逢僵局、焦慮、泥沼,便會追逐傳奇,熱衷神話。“柯文哲現象”就是臺灣各界期待政治強人、突破“悶政治”困境的心理投射。2014年11月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柯文哲與民進黨達成政治交易,獲得新媒體與年輕世代的加持,輕易摘取臺灣公民運動成果,形成柯文哲旋風現象,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擊敗連勝文,奪取臺北市長。這不僅顛覆了臺北傳統的藍綠基本盤6:4的政治版圖,創造了25萬票的差距,而且塑造了“白色力量”的政治想像。有此後盾,柯文哲上任後繼續書寫柯氏傳奇,強勢出招,謀求政治聲望。面對明年選舉,多名第三勢力參選者以柯文哲傳人自居,試圖採摘柯文哲的光芒,複製“柯P勝選方程式”,角逐明年“立委”。柯文哲現象聲勢漲而不墜,延續多久尚未可知。

  柯文哲現象的崛起源自於臺灣政治生態的轉換、柯P風格契合當前臺灣民眾的心理需求。臺灣每隔4年或8年就進入政治生態轉換季節,“總統”選舉結果導致不是藍升綠降就是綠漲藍消,現在則進入第三勢力崛起的時刻,有可能鬆動藍綠二元結構。臺灣具有濃厚的強人政治心理傾向,期待強人領航。上世紀90年代以來20年間,臺灣先後經歷李登輝、陳水扁以及馬英九執政。李登輝、陳水扁玩弄權術,“兩顆子彈”、“法理臺獨”陷臺灣于絕境,兩個“壞蛋”走後卻迎來飽受譏評的“無能笨蛋”。馬英九自許清廉,崇尚溫良恭儉讓,具有“沉默的魄力”,卻難以開創政治新局,難負全民重托。當今臺灣民眾渴望一位既親民又清廉、且更具魄力的政治人物,帶領臺灣走出困境,而多年社會運動催生臺灣“公民社會”,第三勢力擁有能顛覆傳統的能量,為柯文哲躍上政治舞臺鋪陳了氣氛。

  柯文哲出身深綠,沒有“傾中賣臺”的包袱。他的高智商及醫生的務實性格,為其蠃得了民間聲望。他敢於挑戰權威,敢言敢闖,贏得了知識階層、年輕世代、網路婉君的追捧,輿論視其為“柯神”,藍綠無人敢攖其鋒芒。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