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德行 方能攀“天路”

時間:2014-09-05 15:26   來源:台灣網

  9月4日,四川省委下發《關於追授范天勇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産黨員”稱號的決定》。范天勇生前係德陽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今年7月17日,范天勇率德陽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療小分隊赴阿壩州若爾蓋縣開展義診巡診等活動,在行至茂縣石大關路段時突遇山體滑坡,他臨危不懼,組織隊員疏散和救援,不幸被飛石擊中,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9月5日《四川日報》)

  得知范天勇的不幸遇難,德陽哭泣了!四川哭泣了!哭泣不僅僅是為范天勇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組織隊員疏散和救援,不幸因公殉職的壯舉的哭,還為他領導德陽市人民醫院取得一系列驕人成績而“驕傲”地哭。他用德藝雙馨的優異表現,構建了水乳交融的醫患關係。對於他的離開,人們悲痛萬分。

  范天勇的不幸遇難,令無數得過他把脈問診的患者淚流滿面,就連素不相識而了解范天勇英雄事跡的幹部群眾,也止不住傷心欲絕的眼淚簌簌流下,人們都在惋惜一個好領導、一個好醫生的不辭而別,也在控訴老天這樣的不分好壞。都説“好人一身平安”,怎麼好人也要受到災難?

  不可否認,醫患關係也是一個世界性“疑難雜症”。不光中國沒有“特效藥”,世界其他國家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沒有“靈丹妙藥”可以妙手回春。各地醫院不時發生的醫患糾紛,甚至尖銳的醫患對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醫務工作者,要把好醫患關係的“牛鼻子”,“望聞問切”,用醫技、醫德、醫風的“三駕馬車”治愈好劍拔弩張的醫患矛盾。

  國家衛生部“十一五”計劃就將“治未病”作為重點項目在上海首試,國內首個“治未病門診”在上海曙光醫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從此各大醫院競相效倣,都陸續開設了“治未病門診”。通過消除疾病隱患,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使得人們亞健康的身體重新煥發出“第二春”。該門診一經問世,便贏得了患者的熱烈歡迎,衷心擁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的,處理醫患關係也可以借鑒“治未病門診”的成功之處,多從細節著手,多為患者著想,防患于未然,醫患矛盾也是可以治愈的。

  范天勇院長在減少醫患糾紛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一是全面推進4個聯繫,職能部門重心下移,全力為臨床服務;二是加強醫學人文關懷,全體醫務人員從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中懂得醫學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三是轉變發展思路,逐步推進週末手術、日間手術、非急診患者床位預約等模式,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特色醫療服務。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時刻為患者著想,患者怎會處處與你作對。所以,德陽市人民醫院不光醫生醫技精湛,醫德醫風更是楷模,他們的醫患關係情同手足就可以理解了。筆者曾經近年到該家醫院去探訪過一名病人,聽到不少患者對該院醫德醫風讚不絕口的介紹。進入德陽市人民醫院,確實有種賓至如歸的感受。

  四川省委追授范天勇同志“四川省優秀共産黨員”稱號,絕不是僅僅要求醫務工作者要以范天勇為學習的楷模,而是號召全省各條戰線的共産黨員和廣大幹部都要向范天勇同志學習,學習他一心為民、幹在實處的孺子牛精神,以優異業績譜寫中國夢四川的新篇章。

  是的,學習范天勇,確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各行各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通過向英雄學習,找差距,添措施,迎頭趕上!(台灣網網友:龍繼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