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PM2.5換個“馬甲”就萬事大吉了?

時間:2013-03-01 13:41   來源:台灣網

  記者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獲得最新消息:關於pm2.5中文定名,經各方面專家研討對“細顆粒物”有傾向性意見,但並未最終確定正式名稱,需進一步徵求相關方面意見,經程式確定後再正式發佈。(2月28日 央視網)

  關於中國近來空氣污染的新聞不絕於網路,但是,非但沒有看到更加明確的治理方案,卻出了一個為PM2.5更名的嘗試,這簡直就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不過,這樣的嘗試至少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國家機構之臃腫程度非同一般,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這樣的一個機構如果不是這次的事件,試問誰會知道呢?這樣的神秘機構到底還有多少呢?而這些機構存在的價值難道就僅僅是為了給這樣的名詞進行改名嗎?顯然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

  國內的空氣污染首先應該尋找的是其根源,然後給與一個合理的治理方案。但是,面對著各地出現的霧霾天氣,當北京環保部門打出停止駕駛30%的公車的時候,輿論無不是一陣唏噓,想來也是,在沒有公佈公車總量的情況,30%到底如何核實?這豈不就是迷惑大眾眼球的障眼法嗎?而一次次面臨的“爆表”考驗,加之在春節中的煙花燃放,再一次將民俗和生存聯繫在一起,中國人好像是不怕死的,明明在霧霾濃重的天氣下,還在不斷釋放著煙花,增加著空氣的污染程度。或者,這其中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別人都放,我為什麼不放,典型的中國式往下攀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而這次要為PM2.5更名卻顯得煞有介事一本正經起來,如此熱心和積極的行為和不考慮一下治理呢?學習人家鄰國日本的例子,在PM2.5齣現何種境況的時候應該採用哪一種治理方式,將這樣的治理過程納入到國家的規劃之中。而不是拘泥于這樣的一個名詞的名字上面,因為即使更名了,星星還是那個星星,PM2.5還是那個PM2.5,我們環境還是那麼差勁,我們還是面臨著呼吸困難的境況啊!所以所,與其忙著為PM2.5更名不如積極尋求解決目前大氣污染的治理方案,逐步推進,找尋到一片藍天白雲,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暢快的呼吸。

  當然,也有的人説,給PM2.5更名也是必要的,但必要是必要並不是重要的。因為如果不更名同樣還是那樣的狀況,更名了能改變什麼呢?能夠改變的似乎已有一點,那就是讓我們知道了在舉國之內還有很多這樣的諸如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這樣的臃腫的機構存在著,這些機構本身存在的價值不能凸顯,於是就在這樣的時候跳出來,讓全國人們認識一下它們的容顏。這樣的例子其實我們已經體驗過了,很久之前,關於饅頭的國家標準不就是這樣的一個最好的笑話嘛!可見,為PM2.5更名咱還是歇歇吧,等到天天都是藍天的時候,你們愛怎麼改就怎麼改,愛改成什麼就改成什麼,公眾應該也不會有意見吧!(台灣網網友 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