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與其微博放炮不如片場出片

時間:2015-07-27 09:06   來源:中國網

  

  娛樂圈“老炮兒”馮小剛導演,昨晚又在微博“放炮”,發了這麼一條微博:“現在流行用“裝X”來罵人。遇到有人這麼罵你,最好的回答就是:‘我還得裝,你不用裝,你本來就是。’立馬兒把噁心還給他,自己刨坑給自己埋了。諸位不妨試試,好使,倍兒爽。”(7月26日,中國經濟網)

  從“屌絲論”到“裝X論”,馮小剛屢屢放炮,説的是社會學問題,發的是自家牢騷。那麼曾經的賀歲片之王,在這個票房狂舞時代,何以屢屢在自媒體上刷存在感?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當下的國內電影市場。 今天《捉妖記》終於以12.75億,超越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12.67億的最高紀錄,成為了新的華語片票房冠軍。同時本來是小打小鬧的《煎餅俠》票房破8億,成為今年最賺錢的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也打破《功夫熊貓2》保持四年的紀錄,加冕國內動畫電影票房冠軍。2015年暑期檔繼續創造著“國內史上最大票房井噴”的奇跡。

  而這些榮耀曾經屬於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們。那麼看到晚生後輩一個個攻城拔寨,曾經的票房冠軍馮小剛是否有一絲焦慮?作為電影導演,用作品拿票房獲取關注,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馮小剛在微博上玩跨界説風涼話,本身就很反常,又不是高曉松,音樂上再無新作品,拍電影純粹是玩票,只能耍嘴皮子娛樂觀眾。有思想真幽默又能導央視春晚的馮小剛,追求當不至於此,照筆者看來,言為心聲的定律反證馮小剛作為資深導演的困境,嘴上不説,張藝謀、陳凱歌,包括香港的一幹曾經處於舞臺中央的導演也是如此。

  當今中國之電影導演主要有三大類別。一個是玩票派,郭敬明、韓寒、大鵬們屬於此列。以自身之知名度和話題,而且自帶粉絲,隨便一拍就能賺得碰滿缽滿。為了票房他們不抗拒話題炒作,本身就被資本裹挾,能多賺當然更好。一個是蠻拼派,這些人知名度不高,但作品每每創造票房奇跡,譬如徐錚、寧浩、許誠毅、丁晟。他們以創新、激情、夢想撐起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不足是缺乏持續性堅挺表現,自身風格不夠突出。最後一個是資深派。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們,論名氣他們最牛,論作品他們成績最好但屬於過去。頂著國際大導的頭銜在票房追逐上猶豫不決,既怕被罵又不想放棄票房,徬徨蹉跎中逐漸迷失自我。而陳凱歌的《道士下山》正是此類導演的迷失之作。

  資深導演們還是與過去告別吧。三大電影節留名那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産物。即便最讓張藝謀糾結的奧斯卡獲獎又如何?西方中心論語境下的西方電影節,給你發獎等於是要迎合西方主導的話語。中國的崛起,大國的復興,亟須建立自己獨立的話語體系,以重建中國信心。所以我們更寄希望於懂新媒體、知新青年、願講中國故事的第二類導演。他們誠意十足,向中國傳統汲取靈感,只求取悅中國自己人,不想為在西方電影節獲獎併為西方認可而拍片。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提升,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中心話語建立,用東方視角講中國自己故事的中國電影自然會獲得西方認可,而其前提是中國作為大國的崛起,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

  所以資深導演們還是放下身段,向第二類導演靠齊,或多關注中國現實問題,帶著建設性解決問題的視角,而非張藝謀曾經使之名聞海外的自曝家醜式的方法,或像侯孝賢一樣帶著對藝術負責的態度數年磨一劍,向大國自信視角下的傳統回歸,親近中國中産觀眾,拍出中國人自己喜歡看的電影。

  而不管是別人裝X還是自己裝X,馮小剛還需拿出誠意,以電影作品説話,須知中國電影不應成為大國崛起建立中國自信的短板。(程振偉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