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
如果春晚能讓束縛導演和演員的手鍊腳銬再少一些,觀眾們才能從全家一起看春晚中品味出更濃郁的年味。
儘管春晚如今被很多人戲謔地稱為“春節吐槽晚會”,但它仍是多數中國人在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尤其在傳統年俗日漸式微的語境下,春晚已是與年夜飯同等重要的年味載體,觀看春晚則已成為最具儀式感的新年俗。厘清這一層利害關係便不難看出,那些呼籲“取消春晚”的聲音是不理性的。這檔有三十餘年歷史的晚會,遠未到被徹底拋棄的時候,它最需要的是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
春晚總是偏愛大紅大紫的色調,善用氣勢恢宏的元素,其形制與基調自誕生起就帶有物質匱乏時代的清晰烙印。這檔晚會在中國文藝界享有無可匹敵的地位,但這反過來又降低它感知文藝氣候變化的敏感度。春晚最大的問題在於,它試圖用一種流行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藝術表達,來滿足全國觀眾已經變化的文化需求。隨著文藝産品日趨豐富和多元,固步自封的春晚遭吐槽完全在情理之中。
最近關於春晚的新聞漸漸多了起來,我印象最深的一則新聞是説,首次執導春晚的馮小剛前不久當著審查節目的領導發了一次火,他説“你們不能否認我一個藝術家的基本判斷”。這種讓有些人聽起來很刺耳的話,大概只有馮小剛敢説。但不得不説的是,這句話不偏不倚地道出了春晚為何越來越“難看”的關鍵原因——春晚是一群文藝工作者合力呈現的文藝晚會,如果不尊重藝術規律怎麼行?
我們都知道春晚的全稱是“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賦予了這檔晚會辭舊迎新的含義,“聯歡”為這檔晚會定下了歡樂祥和的基調,“晚會”二字則強調其本質是一次文藝演出。可現如今,從主持人説的每句話每個字,到每個節目可能引發的解讀和聯想,再到演員出場順序、現場機位安排,春晚都被高度符號化、儀式化甚至政治化了。春晚要改革,唯一的出路是回歸“春節聯歡晚會”的初衷。
與其他晚會相比,春晚在各方面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原本沒有理由辦得不好看。但實際情況是,不僅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對春晚審美疲勞,就連一些曾長期活躍在春晚舞臺的老演員,也都對春晚失去了興趣。每年都聽到不少人抱怨,説春晚已經很難再讓觀眾樂起來,其實原因就在於春晚沒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沒能聚攏一批能夠貢獻高品質節目的演藝人才,沒能摸準觀眾的“笑點”。
春晚如何回歸“春節聯歡晚會”的初衷?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藝術指導藝術。即使春晚不是總導演的“私人訂制”,也不完全是“大眾訂制”,而是某種“國家訂制”,但只要多一些改革和開放意識,少一些違逆藝術規律的桎梏,春晚依然有從觀眾的吐槽聲中突圍的可能。有個擺在眼前的成功範例是,同樣在央視平臺播出的《中國好歌曲》,就因為在每個環節都是以藝術規律當指揮棒,最終贏得了收視率、口碑的多贏,甚至比某些娛樂大臺的王牌節目還要受歡迎。
還有一點,那些握著春晚指揮棒的人和部門,對於“聯歡”的理解可以更“與時俱進”一些。舉個簡單的例子,春晚要表現春節所需要的歡樂祥和的氛圍,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張燈結綵”“英雄讚歌”“天耀中華”等一聽名字就乏善可陳的節目來呈現。現在的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於文藝娛樂的要求已經“進化”到了比較高的階段,如果春晚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如何得到觀眾的認可與好評?
春晚確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再特殊也是以“春節聯歡晚會”的形式呈現的,藝術自始至終都是起關鍵作用的指揮棒。如果積弊重重的春晚能夠回歸初衷,把改革的步子邁得更大一些,讓束縛導演和演員的手鍊腳銬再少一些,春晚遭遇的吐槽勢必會少很多,而觀眾們也更能從全家一起看春晚中品味出更濃郁的年味。(易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