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這臺戲沒有唱完

時間:2012-09-19 10:23   來源:新京報

  歷史是《白鹿原》的真正主角。它像影子一樣附麗于其中每個人物的身上,使我們這些觀眾注視他們的時候總能感覺到一種歷史的蒼涼。

  影片《白鹿原》莫名其妙地在日本飛機投下兩顆炸彈後“戛然而止”,讓人覺得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但公平地説,這部影片的影像的確拍得很有氣勢,不僅美輪美奐,而且意味深長,有嚼頭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麥子都要生長,村裏的那座老戲臺則輪番上演著各種“好戲”,真個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煞是好看。而那座牌樓,永遠都在銀幕的深處,仿佛是一個歷史的看客。

  很顯然,從一開始,王全安就拉開了一個歷史文化敘事的框架,儘管過於簡單,倒也有了那麼一點意思,使我們看到,在20世紀的歷史起點上,在遠離政治中心的白鹿原,究竟發生了什麼;它又將在中國未來的歷史命運中發酵成一塊怎樣的麵糰,蒸出一鍋怎樣的饃來?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命題,甚至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從近幾日所謂愛國青年的身上聞到它的酸味兒。可惜它在敘事中卻不知不覺地被一個叫“田小娥”的女人取代或遮蔽了。事實上,影片後半部的故事基本上是圍繞著田小娥展開的,最終結束于田小娥之死。白嘉軒要為她修一座塔,靈感不知是否來自白娘子的故事。雷峰塔是否壓住了白娘子的魂靈我不知道,但白嘉軒修的這座塔一定壓不住橫行于白鹿原上的這個鬼魅,這是被20世紀的歷史發展所證明了的。

  應當承認,在《白鹿原》的故事中,白嘉軒(包括朱先生)的意義要遠遠超過田小娥,應當成為改編後這部影片的靈魂人物。從實際情況來看,不能説白嘉軒這個人物不突出,張豐毅的造型和表演,也很好地體現了白嘉軒的精神氣象。而且,從黑娃帶領農會會員砸祠堂,白孝文與白嘉軒的分家,以及鹿子霖與白嘉軒的修廟、造塔之爭,我們也能隱約感覺到以白嘉軒為代表的鄉紳傳統的衰落和瓦解,聽到中華民族文化根基被連根拔掉發出的撕裂聲。但也要看到,這種莊嚴的氣氛其實是被田小娥的情史,以及優美的、鄉村風情的畫面沖淡了。

  看起來,影片《白鹿原》還需要一個下集,至少我們有理由關心白孝文、鹿兆鵬,以及尚未出場的白靈、鹿兆海、朱先生等人的命運。這些顯然不是可有可無的,少了後面的筆墨,歷史就有被腰斬的感覺。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命運,都不僅僅屬於他們個人,而只能是中華民族20世紀整個歷史的一部分。也就是説,歷史是《白鹿原》的真正主角。它像影子一樣附麗于其中每個人物的身上,使我們這些觀眾注視他們的時候總能感覺到一種歷史的蒼涼。至少是在白嘉軒、鹿子霖、小娥、黑娃、白靈、鹿兆鵬、鹿兆海、白孝文、鹿三這樣一些人物身上,我們是可以觸摸到他們的歷史質感的。恰恰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歷史在“白鹿原”上上演的這臺大戲至今還沒有唱完,還在以各種方式唱下去。我們寄希望於影片《白鹿原》的,其實是想它能提供一種歷史的鏡像,使我們在看今天上演的活劇時,能有一點點借鑒。(解璽璋 評論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