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標簽生存化”中的青年成長困局

時間:2012-05-15 10:42   來源:人民網

  一個“白富美”跟她“高富帥”一起旅遊,在船上愛上了“吊絲”畫家。船撞冰山,“吊絲”為保護“白富美”死了,最後“白富美”和“高富帥”分別逃生。這是網友總結的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梗概。

  卡梅隆看到這樣的“文化解讀”時會不會發暈?影院裏,沉浸其中的觀眾會因為螢幕上愛情故事的感人而落淚;走出影院後,他們很可能同樣會懷疑,現實中“白富美”真的能愛上“吊絲”嗎?即便是不説現實,單看“相親節目”節目的舞臺上,真正又有多少“吊絲”凱旋呢?家庭背景不凡的“高富帥”們總是有著特別的女孩緣,“吊絲”只能淪為流水般感情際遇的“備胎”。“吊絲”大敗“高富帥”?這樣的場景或許只能出現在熒屏的想像之中了。

  抬頭看看當下社會,網路上那些自稱“吊絲”的人,既不是為溫飽疲於奔命的真正的社會底層,更不是那些佔據較多社會資源和話語權力的社會中上層,而是一批正在奮鬥中的青年人。他們通過多年的打拼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一定的想像,但同時,面對日益沉重的發展壓力、面對社會不公、面對上升空間不斷地被擠壓,他們只能是自我排解、自我安慰、自我解嘲。

  沒有人能否認,自嘲是一種調節心理的天平。任何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那麼如意的人,對自己進行自嘲都是很正常的。那位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靠獨口相聲走紅網路的黃西曾經説,“當你自嘲時,辛酸感要少得多。”當“吊絲”作為一個字頭開始在網路上躥紅時,中國年輕網民其實正在以一種“語言狂歡”的方式釋放著集體焦慮。即便是學者也承認,“吊絲”的爆紅,它並不是簡單的青春情緒,而是現實社會矛盾不斷堆積的徵兆。

  在“吊絲”的心目中,公平好似奢侈品,身為“矮醜窮”的“吊絲”與“高富帥”在社會資源分配中的地位從來都是不平等的。即便在感情的世界裏,“吊絲”們也習慣於將自己置身於“戀愛食物鏈”的最底層。與其對抗無效,倒不如以一種看似刻薄的自嘲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與無奈。

  但是,于當下社會而言,我們並不能止步于年輕人的這種“自我安慰”。必須看到,主動為自己貼上某個標簽,“標簽化”狂歡的背後,正呈現著年輕人在發展途中遭遇的壁壘。正是因為年輕人無法打破這種發展壁壘,他們才不得不為自己貼上“吊絲”的標簽。打破發展壁壘,努力調整和改革社會資源以及話語權的分配方式,年輕人才有可能在一個更為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裏得以成長,年輕人身上所附帶的“發展和變革”的進步力量才可能真正被激蕩出來。

  人們總是能以一個很簡單的標簽,來確定這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也在不斷的製造新標簽去標記新事物和新人。從70後80後再到90後,不同時代的年輕人都曾被上一代人貼以不同的時代標簽,如今,當社會上的年輕人開始主動為自己“貼標簽”時,我們終於感受到了“痛感”。緩解時代的“痛感”,當務之急要從為年輕人去除“吊絲”與“矮窮醜”的標簽開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