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毅:抗美援朝的正義性不容否定

時間:2015-07-29 14:35   來源:環球時報

  志願軍出兵朝鮮是迫不得已的正義之舉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立即決定對朝鮮實行武裝干涉,並將干涉的範圍擴大到朝鮮以外的亞洲地區。6月26日,美軍侵入朝鮮,支援南朝鮮軍隊作戰,同時,派遣其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並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向韓國政府提供援助的決議,組織“聯合國軍”開入朝鮮半島作戰,由此朝鮮問題被演化為國際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侵略氣焰日益囂張,不顧中國一再警告,于9月底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繼而直逼中朝邊境達到鴨綠江南岸,從而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安全和生存。正是在美國步步緊逼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最終不得不赴朝作戰,開始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對於中國抗美援朝的正當性和必然性,美國有識之士是予以承認和理解的。例如,基辛格曾指出,“中國絕不可能默許美軍揮師朝鮮邊境,因為朝鮮是歷史上入侵中國的必經之地,特別是日本就曾以朝鮮為基地佔領滿洲,侵略中國北方。況且美國出兵朝鮮在戰略上還意味著北京在臺灣海峽和朝鮮兩線受敵,所以中國就更不會袖手旁觀。他們沒想過要在軍事上挑戰美國,是幾經思考,才決定以攻為守,赴朝參戰的。”

  正因為抗美援朝是一場正義之戰,中國志願軍將士才奮不顧身、英勇作戰,全中國人民才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筆者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剛剛解放、國內工農業總産值只及世界首富美國1/28(1950年美國是2800億美元,而中國僅有100億美元),在軍事裝備方面基本上還處於“小米加步槍”水準的國家,敢於跟擁有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後勤保障的美軍相對抗,只能説是現實逼迫下做出了這個決定。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

  最後,筆者認為,研究抗美援朝歷史必須以全部事實總和為依據,堅持長時段和整體觀點。依據馬克思主義觀點,科學研究應“從最頑強的事實出發”。而這裡所指的事實不是一兩件事實或部分事實的片斷,而是與事件相關的全部事實的總和。同時必須堅持以長時段整體觀點來考察歷史,特別是像朝鮮戰爭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法國著名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就曾猛烈抨擊那種只注重歷史“事件”的短期研究的做法,認為“短時間是最任性和最富欺騙性的時間。”

  只有這樣,才能在評價朝鮮戰爭問題時避免僅僅抓住“誰放了第一槍”這個問題不放,而忽略或有意無意掩蓋矛盾各方的其他一系列事實真相。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説,依據當今已經面世的種種史料,足以證明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的重大意義和義舉,是任何人都歪曲和抹煞不了的。(張宏毅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原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會長)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