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私設政策諮詢小組“安全保障法制基礎再構築懇談會”(簡稱“安保法制懇”),15日下午向安倍提交了建議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報告書。以報告書展示的路線圖為依據,安倍當天晚些時候表明瞭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政府“基本方向”。
由安倍“欽點”成員組成的“安保法制懇”所提交的報告書的最主要特徵是,顛覆日本政府數十年沿襲的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繞開修憲門檻鬆綁日本軍力,這為日本復活軍事大國掃清法理障礙,為地區穩定埋下了巨大禍根。
根據這份報告書和安倍政府“基本方向”提出的路線圖,隨著對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解禁,日本自衛隊今後無論從組織性質、法律地位、活動範圍、賦予任務都將無異於“普通軍隊”。由此,日本戰後基於侵略戰爭反省而自我約束的“放棄戰爭”、“專守防衛”、“最小限度必要武力”等和平理念基石將蕩然無存。日本長期以來作為“和平國家”的形象將出現180度“變臉”。
安倍繞開正常修憲程式,無視主流民意和立法府(國會),以區區一介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目的無非有三:一是急於解除對自衛隊海外行使武力的束縛,為實現“積極和平主義”掩蓋下的軍事和政治大國夢掃除障礙;二是急於埋葬和平憲法,讓體現憲法和平精神的第九條名存實亡,滿足其擺脫“戰後體制”的政治野心;三是順勢強化自衛隊實力和軍事部署,增加日本在日美軍事同盟中的權重,加大對抗鄰國的軍事賭注。
這一“基本方向”的危險色彩一目了然。報告書羅列出“行使集體自衛權6條件”,第一條就是與日本“關係密切國”遭攻擊。“關係密切國”定義曖昧,範圍顯然不限于“盟國”。這豈不是意味著,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對象不囿于日美同盟,菲律賓、越南等“關係密切國”,甚至印度、澳大利亞等美國的盟國也在日本集體自衛權覆蓋範圍內。通俗點説,日本找個藉口就能參與“群毆”。
近代史上,日軍找各種藉口人為擴大乃至製造事端的惡行歷歷在案,世人有理由擔心,在民粹主義和歷史修正主義色彩濃重的當權者挾持下,日本會不會重蹈覆轍,再啟戰端?
這份得到安倍授意的報告書還刻意渲染地區緊張和鄰國威脅論,針對中日島爭想像和設計出種種所謂“灰色事態”和應對之策,為在沖繩等地強化日美軍事部署提供口實。根據“灰色事態”設計之一,日本海上自衛隊或將被賦予取締外國公船的許可權,這擺明是準備擇機主動升級事態。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日期間釋放出姑息日本的錯誤信號後,安倍加大油門“暴走”的幾率進一步提高。
近來,日本自民黨國會議員中碩果僅存的“護憲”元老村上誠一郎再三敲響警鐘,呼籲日本民眾警惕納粹埋葬“魏瑪憲法”的噩夢重現。且不論安倍變相顛覆和平憲法的手法在日本國內是否合理合法,作為一個背負侵略前科且無意懺悔、一心想重現戰前日本“輝煌”的政權,安倍鬆綁武力對地區安全和穩定可能帶來的危險不容坐視,也已經引起海內外的集體警覺。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戰敗後接受遠東國際軍事審判結果,解除武裝後得以獲允回歸國際社會。如果日本要擴大自衛隊作用,必須比以往更明確地反省歷史,消除亞洲鄰國疑慮。但安倍政權的做法正好相反,在歷史認識倒退同時解禁集體自衛權,只會讓周邊國家對日本更加警惕。
就連美國“親日派”代表人士、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也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指出,他反對安倍政權用“國家主義”來包裝軍事政策。然而,約瑟夫?奈可能還低估了安倍的“野心”,比“國家主義”外套包裝軍事政策更值得警惕的是,安倍的一系列軍事和安保政策原本就是為了重拾戰前“國家主義”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