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著名的海珠廣場,經歷了漫長七年的圍蔽之後,最近終於解封了。海珠廣場在老城區裏,算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打從圍蔽之後,這一片地區的交通,真是像被“結紮”了似的,總也不順。附近週遭的商戶,更是對這“臨時舉措”,一忍再忍。漫長的七年,可真是不僅等得“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不知都等得“黃花菜”爛多少茬了。
城市中類似長期圍蔽的工地不少。而以“公共”名義畫地為牢豎起藍色金屬擋板,更是城市中的常態景觀。大家都理解,城市要改造,要發展,短期的陣痛和不方便,是人人都需克服的,所以,很多圍蔽的週期,都有所告知,以便市民有個心理準備,有個安排的預期。然而,像海珠廣場這樣“重大”工程的長期圍蔽,不免令人心裏發憷,按現在的人群代際關係來區分,7年就是幾乎“兩代”人。用網際網路時代的“另次元”時間去考察,7年前那就更是“遠古”了。
必需的“圍蔽”需不需要給個時間限制,或者在限定時間之內如沒按時完工,是不是要給與一定的補償或者承擔一定的罰款,這都是小老百姓心目中所盤算的。捫著良心説,店門前家門前的施工圍蔽,不影響生活生計,那是在噴瞎話,特別是某些圍蔽,隨便把地一圈,就開始泥水橫流了。圍圈以外的公眾感受,似乎不在圍蔽者心中考慮之列;更有一些大的項目承建者,在城市中標了幾個區塊,乾脆就拿這些地塊的圍蔽之地用作倉儲材料的轉机。其實,作為市民,我們沒法知道這些圍蔽之地的面積、時長和用途是不是合理。而出現了不合理使用或者濫用,則有什麼補救措施?有沒有人要承擔責任?早幾年,就是這個海珠廣場圍蔽工地,被媒體曝光,竟被用作內部籃球場。這顯然是把圍蔽當做一種特權,讓工地利益在圍蔽期內最大化;而相反,公眾的利益和感受,便被圍在圍蔽墻之外,從此不需要納入自己的“法眼”。以公眾利益的名義侵害公眾利益,在圍蔽遊戲當中,有時成了一種附帶注腳。
全面的資訊公開和建立一定的懲罰規則,是對圍蔽的一種督促,也是城市對公眾利益管理水準的體現。我們沒法計算七年的海珠廣場圍蔽,牽涉到多大的人群,也估不出其對商家帶來多大負面影響,但是,在這之前,應該有人告訴我們,這一片土地,除了建地鐵六號線的站臺之外,還做了些什麼?公共事務管理當中,事必公開透明是一種必然,事無不能對人説,也是一個基本原則。倘若一件公共事務有所掩蓋,內中的不透明部分,就有可能有利益輸送的成分存在,其公共性,就要打上折扣。在城市中有很多在公共需要名義下的舉措,往往都有一層圍蔽的金屬墻,這層圍蔽之墻,什麼時候會徹底打開或者真正透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