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國五條”會否誤傷改善型需求,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新的稅收調整是為了遏制以投機、投資為目標的購房行為。但大家非常擔心會把所得稅這部分轉移了。我認為這是個認識的問題,首先所得者賦稅,就像工資的所得稅,誰拿到了經營性收入誰去負這個所得稅,從政策上是這麼規定的。如果我們發現操作過程當中,這裡面有強勢和弱勢的問題,按照規定,誰得誰負,你得者不負的本身先違規了。這種現象確實出現了,我們會有對於購買者利益保護的措施(3月12日新華網)。
對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的這番話,媒體紛紛冠之以“交易所得稅不得轉嫁給購房者,否則嚴懲不貸”的標題。事實上,對於個人售房按交易差額徵收20%個稅的新政,公眾最大的擔憂就是這筆新增的稅費會否轉嫁給購房者,從而間接推升現有的房價水準——倘若如此,新政最大的效果就是讓政府部門又從房價飛漲中分上了一杯羹,除此之外購房者的負擔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兩會上,已經有人大代表提出質疑,為何無論是治理房價還是治理擁堵,首先想到的除了收稅就是收費?
關於如何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民間的獻計獻策其實有很多,比如取消預售制度,比如對多套房增加持有成本。可奇怪的是,當“以人查房”被很多地方禁止並引發輿論強烈質疑時,如此既違背個人住房資訊系統建設初衷,又與限購制度明顯相背的地方規定,卻未曾進入調控政策制定者的法眼,反倒是增稅政策再度成為最主要的調控手段。讓人奇怪的是,經歷過這麼多年的“越調越漲”,政策制定者難道真的不知道,新增的稅費其實都是購房者在埋單嗎?這打擊的究竟是暴利的房地産投機群體,還是有真實需求的購房者?
市場的調節機制就是這樣,誰更強勢誰就更有話語權。在房地産市場上,只要新增土地的供應特別是保障房的建設遲遲跟不上住房需求,那麼政府為調控樓市而新增的任何稅費,最終都只會被轉嫁到無辜的購房者身上。歷年的“越調越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試過的錯不應該一錯再錯。這也就是為什麼調控部門“一條道走到黑”地繼續加稅,會引發如此強烈質疑的原因所在。這確實是一個“認識的問題”,但不是市場的認識有問題,因此也不存在“違規”——若是“違規”,那麼“規”在何處?
不知道住建部會出臺哪些“對購買者利益保護的措施”,若是一紙禁令,恐怕是管不了房産交易中新增個稅轉嫁給購房者的。所謂嚴懲不貸也無非是一些行政干預的手段,且不論是否合理合法,效果大概也不會好到哪去——因為出臺了一個明顯不符合市場現狀的政策所以要去矯正,可是矯正的手段卻是更加違背市場規律的行政干預,這不會是越矯正越好,只會是越矯正越糟糕。在“萬能的市場之手”面前,對“萬能的行政干預”應該保留一份清醒和謹慎。(舒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