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湖北襄陽擬斥資百萬建“射雕情侶”雕像之後,河南鄭州“小豬雕像”被網友指“耍流氓”,在某網站發起的“2012年十大醜陋雕塑評選”中,“小豬雕像”暫時領先,緊隨其後的還有桂林“扶老”雕塑、烏魯木齊“飛天”雕塑、重慶永州章子怡雕塑、北大“裸體猛男”雕塑等。
這還不是全部,除了這些醜陋雕塑之外,在城市(尤其是二三線城市)還存在有大量品質低劣的雕塑,不但製作粗陋,而且因無人管理,或被遊人摸得部分部位一片烏黑,或因環境污染導致通體骯髒,完全沒有了美感,成了城市垃圾的一部分。
上世紀90年代是城市雕塑最熱的時候,房地産泡沫前後,很多開發商熱衷於在所建小區門前豎起一排排的羅馬柱雕塑,遭到了輿論的猛烈批評,批評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羅馬柱和其他羅馬雕塑幾乎全是粗製濫造,照著畫冊上的影像搬,完全不顧和建築是否搭配,看上去不倫不類。
對於雕塑的熱衷,城市管理者比開發商的興趣還要大。在建設現代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等口號深入官員之心之後,雕塑也進入了官員的視野,凡是公共建築,無不想安插一座雕塑在那裏,有的還不止想安插一座兩座,甚至想用雕塑將公共場所包圍。哪怕建個不過幾百平米的城市小公園,也得建個撒尿小童像或母親哺乳雕塑。
對於雕塑的使用,摻雜了太多的實用心理,把雕塑當成了城市標配,缺乏對雕塑的藝術理解,使得雕塑只有功能性、缺乏藝術性。城市有成千上萬,每個城市的文化都不盡相同,單一思維下的建立雕塑理念,卻導致了城市雕塑的千人一面。而最醜雕塑,則是城市審美低下的符號,是對浮躁城市文化的最大諷刺。
要在合適的位置建造合適的雕塑,需要了解一個城市的人文氣息,知道這個城市的人文精髓在哪,然後再去尋找與之匹配的雕塑目標,而且,城市雕塑不宜批量複製,尤其是對國外雕塑的盲目引進,更應強調原創性,從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尋找創作靈感,邀請雕塑家進行認真、嚴肅的創作,為城市留下可永遠繼承的文化遺産。
在目前的城市化進程中,太過於強調建設的速度和高度,“人文城市”還多是一句口號。一座每天都漂浮著灰塵和建築垃圾的城市,是無從談起人文氣息的,人文氣息來自於時間的沉澱與積累,來自於對歷史遺産的保護。在搞不清楚一座城市究竟有何特質之前,最好慎建、少建雕塑。即便要建,也不能由個別人一拍腦袋,要廣泛徵求意見,尤其是文化學者和市民的意見,不但把雕塑建在城市中,也要建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