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辯勝於事實的時代,誰關心真相

時間:2012-05-18 1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事實勝於雄辯”,這句經常在各種“雄辯”中被當做常識喊出來的話似乎快過時了——在雄辯越來越成為事實一部分、雄辯甚至勝於事實的時代裏,如何談“事實勝於雄辯”?

  其實在更久的過去,雄辯與事實就一定是截然分開的嗎?未必。戈培爾曾經説:謊言重復千遍就是真理。從資訊可能造成的後續影響力上來説,這話沒錯。“雄辯淹沒事實”、“雄辯變為事實”並不是人類歷史的新現象。

  但在這個新媒體技術空前發展,各種資訊、觀點、態度氾濫的時代裏,我們又面臨著新的情況——“在變為事實的雄辯裏狂歡”,即人們追求的不再是雄辯過後真實的沉澱,而是享受雄辯這個過程本身。

  人們對沒完沒了的辯論的熱情,在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兩個網路事件——方韓之爭及甄子丹趙文卓的掐架中,都有體現。它們的共性在於:撲朔迷離的真相、持續的討論及廣泛的關注。

  在持續的證據、推理和觀點的交鋒中,韓寒是否代筆,甄子丹是否戲霸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發言者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和價值,展現了自己驍勇善戰的英姿;每一個旁觀者都在其中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甚至是窺私欲。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我們總以為有些爭論是因為事實沒有水落石出,所以才沒完沒了;卻不想有些事實恰恰是因為爭論還不夠盡興過癮,所以才沒水落石出。或者真相早就浮出水面,但沉浸于雄辯中的人們卻不願面對。

  現代網路技術的去中心化和海量的資訊承載,在顛覆了權威對事實的唯一話語權之後,使原本具有相對統一面貌的事物變得支離破碎——所有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經歷和立場去解釋或理解真相,且在這不同的闡釋和理解中,並不能簡單地説一個是非真假。

  在這個複雜的輿論環境中,真相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追尋真相本身變得困難而乏味。在打著“尋求真相”旗幟的各種論戰中,不管是發言者還是觀戰者,都漸漸被真相之外的各種風景和目的地所引誘——不知不覺地,我們開始陶醉:陶醉於揮斥方遒的意氣昂揚,陶醉於批評他人邏輯謬誤的得意洋洋,陶醉於反智反精英的民粹發泄,陶醉於民族自豪,陶醉於站隊抱團的歸屬感。平凡的可以譏諷“天才韓寒”不過如此;高端的可以嘲笑“網路暴民”邏輯不敵三歲小兒;“一生在大陸”的可以抨擊入了美國籍的,娶了加拿大老婆的甄子丹是非我族類;“有正義感”的則可以把挺了甄子丹幾句的舒淇不堪回首的往事扒個底朝天,這其實和此次《特殊任務》劇組糾紛的是非對錯無半點關係,只是不少網友著實趁機一邊“飽了眼福”,一邊體驗了“伸張正義”後的快感。

  這真是一場巨大的狂歡。也許每個人都只是放肆了一點點,誇張了一點點,滿足了自己那麼一點點的虛榮,自戀和自以為是,我們對此不以為然,甚至根本沒有察覺。而網路中資訊和態度的聚少成多,則使這些輿論對當事人和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認為,相比于奧威爾的《1984》中那個恐怖的老大哥,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的充斥糖衣炮彈的世界,才預示著人類的未來,因此更值得警惕。

  在中國網路的特殊語境下,我們一方面警惕著過度審查,另一方面卻忽略了另一種更加瀰漫于週遭的危險——那就是這種無節制的,嵌入力超強的,喧賓奪主的狂歡心態與娛樂精神。

  這便是今時今日的方韓之爭完全無法與近代思想史的幾次論戰相提並論的原因——後者是為答案而爭鳴的辯論場,前者則是各方神聖都來露一手的戲臺子,是群魔亂舞的狂歡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