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事故後,公民精神更應“常態化”

時間:2011-07-27 09: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為脆弱,那些素不相識的人選擇了抱團取暖;因為脆弱,那些曾為瑣事爭執的家人懂得了相濡以沫;也因為脆弱,整個社會都會對公民精神在災難中迸發的力量充滿感激。這正如恩格斯所説,“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很多。”

  災難面前,我們的社會從來不缺公民精神。動車追尾事故中,那些成功脫險又折回車廂救人的乘客是可敬的公民,那些連夜排隊獻血的溫州市民是溫情的公民,那些驅車到現場義務運送傷員的司機是無私的公民,就連那些不停轉發尋人資訊的微博網友也都是我們身邊親切的公民。由此回想長江洪災、汶川大地震、王家嶺礦難救援、舟曲泥石流災難等,每一次都讓我們感受到社會大愛的涌動,也讓我們見證公民力量的爆發。

  我們欣慰這些年公民精神、公民意識的成長。但不得不説的是,災難時刻勃發的公民精神,往往也隨著災難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減;在尋常年月的尋常生活中,公民精神表現得卻還很弱,有時甚至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正如一些人所抱怨的那樣,如今的世道,人與人之間缺乏基本的信任關係,一些人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心,網路上蟄伏著各種喜歡起鬨的麻木看客……

  所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之後,如何讓公民精神之燈常亮,如何讓其延續下去、堅挺下去,“常態化”下去,是一個社會課題。

  沒人對公共事務天然冷漠,日常生活中公民精神的缺失,或許是社會急劇變化的轉型期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而之所以出現上述種種問題,主要原因至少有兩個:一是信任機制的普遍缺失,讓公眾不敢輕易釋放人性中的善;另一個是因為缺乏制度化的參與途徑,公民時常會覺得自己只是公共事務的“局外人”。

  客觀地講,至少在目前,我們制度化的公共事務參與渠道相對還比較“狹窄”,有待拓寬。而一些本來被民眾寄予厚望的參與渠道、參與方式,在行進中也有變形走樣之虞。比如價格聽證會制度,原本是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重要途徑,但頻頻出現的各種“貓膩”,一再打擊了公眾的參與熱情和信任感,好制度也沒有起到好效果——今年6月,東莞物價局準備舉辦水價調價聽證會,竟然無人報名,輿論一時譁然。

  這些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也是對公民精神的抑制甚至扼殺。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症下藥,從多方面多途徑培育和弘揚公民精神。 

  只有通過機制建設,真心實意地拓寬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渠道,傾聽民眾的呼聲,採納民眾的意見,呵護民眾的參與熱情,公民才不會覺得自己只是公共事務的“局外人”,才能鼓勵和激發公民的參與意識,才能喚醒公民意識、公民精神。只有公民精神常態化,公民的善、公民的愛才能時時刻刻都如春潮涌動。

編輯:王亞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