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眾“獲得感”寫簡政放權“成績單”

時間:2015-07-08 14:06   來源:新華網

  

  李克強就任本屆政府總理第一天,就向社會各界宣佈要把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施政重點,並且承諾,本屆任期要將中央層面的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或下放三分之一。當時,社會各界可以説對此很詫異。“能兌現嗎?”“總理是不給自己留後路啊!”各種言論,紛至遝來。

  有懷疑、有議論是可以理解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改革,10多年前就已開始,如今,剩下的都是“硬骨頭”了。然而,本屆政府兌現了承諾,並且五年任務兩年就完成了。

  本屆政府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意義十分重大。我國市場化趨向的改革已經進行了30多年,“皆大歡喜”的改革漸成歷史,以黨的十八三屆三中全會為標誌,這一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説是進入了攻堅階段,主要是因為新的改革將有悖“帕累托改進”規律,新改革在讓某些人變得更好些的同時,有的人要變得“差些”,改革將帶來利益受損者,且受損的是“體制內”的人。就是説,改革進入到了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總攻階段。

  如何才能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要把現在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的、本該屬於市場主體的權力,回歸給市場。過去,權力和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如今要改,談何容易。然而,本屆政府沒有繞著走,而是“直奔主題”——削權!從大幅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開始。這絕不僅僅是為轉型發展釋放制度紅利,而是“直搗老巢”,抓住了深化改革的核心環節,對於推動整個改革能夠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屆政府簡政放權的改革,從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開始,逐步向多領域拓展、向縱深推進。中央層面大幅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帶動各級地方政府仿傚推進。同時,在大幅度減少基礎上,國務院已經明確宣佈:非行政審批許可事項退出歷史舞臺!捆綁就業創業、非要證明“你媽是你媽”這些實際很荒唐的資格認定的事情,正在大量減少。

  商事制度改革加速推進,今年10月1日將在全國實行“三證合一”。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提出發展雙引擎之一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倒逼手段,在如火如荼推進之中。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商事制度改革、開展“雙創”,“三箭齊發”,政府壟斷權力大幅度減少,尋租空間大量壓縮,帶來的結果,就是為人民群眾、市場主體大幅度減少了辦事創業成本。簡政放權,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因為這是高效率的改革,這是給人民群眾帶來大實惠的改革,是通過政府的行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巨大信心的改革。

  把高度集權、計劃體制下的全能政府,轉變成與市場制度相適應的政府,改革又是先易後難、先體制外後體制內漸進推進的,完成最後的攻堅改革絕非易事。不但老百姓還有更高企盼,相信政府也深知後面的路還很長。國務院今年的任務已經部署,且正在推進中。各級地方政府正在對國務院的各項改革部署消化吸收,後續工作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第一,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直到實現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各級政府有了明晰簡潔的權力清單,清單之外全面放開。

  第二,做“釜底抽薪”工作。全面清理行政權力的法律依據,全面理順政府職能和機構設置,全面建立新的行政體制。

  第三,放管結合。不是只有放權、削權一個改革選項。必須把放和管結合起來。市場主體是“經濟人”,會幹壞事,在給市場主體自由的同時,要建立起不敢不能不願幹壞事的體制機制。

  第四,實施“網際網路+政府行政”。必須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讓辦事過程從物理空間轉移到虛擬空間,讓居民在家裏電腦上就把事情辦了。這也是建設陽光政府的重要手段。

  第五,把部署和落實結合起來。基層政府進展如何、“最後一公里”如何?中央政府和縣級政府承擔的職責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權利下放了,能夠接得住嗎?官員積極否?制度允許否?公務員會幹否?解決這些問題,既要地方政府發揮主動性、創造性,也要中央政府加大抓落實力度。(丁茂戰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