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中的憲法精神

時間:2014-12-02 09: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和愛人都喜歡看電影,看得多了,愛人總結出一個“規律”:好萊塢的電影裏,最大的幕後黑手往往藏在政府內部,最後還得依靠個人英雄力挽狂瀾;相反,國産電影裏政府則是最後的“救世主”。兩國影視中刻畫的政府形象如此截然不同,反映出人們對於政府的認知差異。

  其實,支配好萊塢電影的背後邏輯,乃是美國的憲法精神。雖然美國人很不願意為他們的憲法找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但誰都不否認,有一種內在一致性邏輯,深刻影響著當初制憲會議的各項議題,最終體現在一部成文憲法之中,並且支配著美國200多年來的法治實踐:這種邏輯就是對政府的懷疑。

  這種精神,是如何在好萊塢影視作品中得到體現的呢?不妨以前不久上映的《暴力街區》為例。這部翻拍自10年前法國電影《B13區》的動作片,除了以已逝好萊塢明星保羅沃克為宣傳噱頭,感觀上不乏酣暢淋漓的激情要素,諸如跑酷、復仇、陰謀、特種人種等等,以便全方位地滿足觀眾的口味。在“好看”的前提下,影片才可能成功地“軟植入”憲法精神:跑酷的力諾桀驁不馴,一心想復仇的警察達米安充滿正義感,黑幫老大特裏梅因則奉行叢林法則;當圍繞三者間緊張衝突而展開的情節推演至“文明”的市長那裏,劇情逆轉,手握公權的人原來不是要拯救毫無法律秩序的暴力街區,而是要借助正義的警探,將法治文明外的這塊“荒地”徹底消滅乾淨。那些生活在暴力街區裏的人,被政府徹底拋棄了。

  影片的敘事風格延續了好萊塢的一貫模式,幾乎毫無新意可言;但正是這種敘事方式,讓懷疑公權的憲法精神不斷彰顯,深刻影響著觀眾的思維和判斷。諷刺批評政府,揭露美國警察局、FBI、CIA等部門的黑暗和醜陋,張揚捍衛自由,向來都是好萊塢電影的一大主題。而美劇之所以風靡全球,成為當下年輕人熱捧的流行文化,也是因為它宣揚自由價值,提倡質疑精神,反對權威。

  這樣的文化理念,契合了美國憲法的哲學基礎。憲法是以人性惡為前提,自然狀態或原始狀態下的人的權利無法得以保全,所以需要建立政府;政府也因為人性惡而呈現出擴張的傾向,所以人民創制憲法成立政府,並通過憲法保持對政府的控制與監督。正如潘恩所説,“一國的憲法不是其政府的決議,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決議”。憲法在誕下政府之後,就成為政府的終身監護人,時刻提防它學壞變壞,幹出“弒母”這樣大逆不道的事來。所以,在美國人的心裏,政府乃是“免不了的禍害”或者“必要的惡”,電影反覆宣揚這一主題,就是讓人民保持對權力的懷疑和猜忌。

  有人説,美國政治是“雙城記”,一城是華盛頓特區,一城是好萊塢影城。在文化的意義上此言不虛。華盛頓提供權力與政策,好萊塢則供給理念與價值。從好萊塢這些政治題材的影視劇看,美國可能是世界上最熱衷於批判自己政府和體制的國家;但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鼓勵人們去摧毀政府、摧毀國家,而是提醒人們時刻保持對政府理性而清醒的認知,最終目的是強化美國的自由、民主的憲法價值,讓政府絲毫不敢懈怠。

  文化説到底是為了整合人心、塑造現實。在美國內部,好萊塢構建了美國憲法上的“共同體”,通過電影這種流行文化,將不同族裔、來自不同國家、有巨大內部差異的移民社會整合、凝聚為“美國人”;面對外部,好萊塢不斷建構美國的形象,傳播美國的核心價值。“一個國家的電影比任何其他藝術形式都更直接地反映出這個民族的心態”。好萊塢影視作品避開直接描述憲法的生硬套路,選擇將憲法精神這樣高大上的理念,融入盛行的消費文化當中,使民眾對憲法精神有了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的認知,這一點或許值得正面臨法治文化障礙的中國好好學習。

  即將到來的12月4日,是新中國的首個國家憲法日,各種有關憲法主題的宣傳活動精彩紛呈,但我很想找到一部蘊含中國憲法精神的影視劇來看,而不是走在街上去被動地接受別人散發的憲法傳單。讓人民主動接觸憲法、感知憲法、體驗憲法,讓憲法精神流淌在文化的血液裏,這是一個法律人對憲法日的期待。(傅達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