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的中國比西方跑得快

時間:2014-08-05 08:3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財政部首次對外公佈了我國國有企業“家底”。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為104.1萬億元,對全國13.6億人而言,每人平均7.65萬元。

  若按當年現價比較,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相當於1952年的4327倍,全國每人平均國有資産額相當於1952年的1826倍;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也相當於1978年的113倍,全國每人平均國有資産額相當於1978年的80倍。當然,按不變價格計算實際情況要低於上述數據。

  上述數據對中國、對所有中國人意味著什麼?財政部提供的數據表明,2013年全國國企共上繳稅費3.8萬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11.05萬億元)的34.4%,佔全國財政收入(12.91萬億元)的29.4%;對全國13.6億人而言,每人平均財政收入2794元。

  這些錢或用於文教衛生等人力資本投資,或用於社會保障等支出。所有中國人都會從中分享,並直接受益,這就是中國15萬戶國有企業對13.6億中國人民的最大貢獻。通過分析財政部提供的資訊,我們可以將國有企業“看不見的貢獻”變成“看得見的貢獻”,而且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程,這些貢獻還會越來越大。

  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設想,不僅有更多的國企上繳稅費,而且作為公有制經濟,還會上繳更多的國有資本收益,更加體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全體人民“共同發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制度優勢。

  中國是花了36年時間,通過漸進式的、持久戰式的國有企業改革來醫治國有企業這條“腿”,使其逐漸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強壯、再次復興,興而越強。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國有企業數,從1990年1家到2014年的83家。有此前提,中國才能夠用1%的全國實有企業總數,創造了34.4%的全國稅收收入、29.4%的全國財政收入,為13.6億人民所分享。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市場,激活民間活力,迅速成長出“另一條腿”,即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到2013年底,私營企業已經達到1229萬戶,個體工商戶達到4436萬戶,總計接近6000萬戶,大大超過了美國(500萬戶)和歐盟(2070萬戶)的中小企業總和,在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造了1.44億人的就業崗位,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就業總人數。

  總之,中國經濟技術不夠發達、發展不平衡、各種差異大、多元化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實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也決定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路徑,逐步形成了各具優勢、優勢互補、共生共榮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形象地講,中國是東方巨人,是用兩條腿走路,總是比一條腿走路要穩得多、快得多、好得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當今世界,中國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後來者,僅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成為了世界企業數、創業者、就業人數成長最快最多的國家,也成為世界商標註冊數、發明專利申請數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這源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