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火炬手李秉和:傳遞奧運精神 做富民事業
新華網內蒙古赤峰7月10日電(記者張麗娜)“農民朋友推選我當火炬手,這是我的驕傲,肩上的責任也更大了。”7月10日上午,剛剛完成奧運火炬傳遞的李秉和説。
李秉和現任內蒙古塞飛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生於赤峰市寧城縣汐子鎮的他,雖然有很多頭銜,但他覺得自己仍然是個農民。生於農村、長于農村,李秉和深知農村的貧窮和農民生活的艱辛,他從小就立志要改變家鄉的貧窮落後面貌,帶領鄉親們闖出一條致富的門路。後來,他在家鄉大力發展肉鴨産業,帶動了當地十幾萬家鄉父老靠養鴨脫貧致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動了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一名優秀農民企業家。
如今,他的肉鴨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並實施了以綜合利用鴨糞便和屠宰廢水治理為內容的能源環保示範工程,正在構建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李秉和的構想是,建設迴圈經濟的蔬菜及蔬菜深加工産業化模式,把3000萬隻肉鴨産業中養殖場的鴨糞便、加工廠的污水收集並輸送到沼氣發電廠,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裝備使用鴨糞便及污水發酵産生沼氣,再用沼氣發電輸送到加工廠自用,産完沼氣的沼渣、沼液用來生産固體和液體的生物有機肥料。所産肥料一部分用於種植蔬菜,一部分用於種植玉米,玉米回收生産飼料,飼料喂鴨子,鴨糞便及加工蔬菜的廢菜再回收用於生産沼氣,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迴圈經濟體系。
這個體系中既利用了鴨和菜兩個産業鏈上的廢棄物生産沼氣,産生再生能源和生物有機肥,又能較大提高蔬菜等農作物的品質,還能減輕養殖場的面源污染,改善了環境,充分提高了肉鴨産業的運作品質。同時有機肥料的生産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開發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創造了條件。李秉和説,這與北京奧運會的綠色理念一致相通。
李秉和認為,實施蔬菜産業化的運作模式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有效途徑。
身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董事長,李秉和表示自己將傳承奧運精神,維護食品安全,做好富民事業,帶領企業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不斷奮進,帶動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