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40余名臺籍博士集體任教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2015年09月11日 14:32: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廣州9月11日電 題:四十余名臺籍博士集體任教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中新社記者 郭軍

  “趁年輕的時候,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將自己所學的東西跟外面世界結合,也許人生有不同的思考和體驗。”目前任教于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臺灣籍博士吳宏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將自己在臺灣和澳門的教學經驗帶到廣州來,並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近年來,大陸和臺灣在教育方面的人才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強。自2012年中國教育部新規明確臺胞可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以來,大陸一些高校陸續有臺灣老師加盟。根據調查,臺灣地區的高端人才,特別是具有博士學歷學位的“三高”(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群體就業和工作形勢嚴峻,就業選擇不再僅僅鎖定於歐美和東南亞地區,而是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大陸。

  據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院長喻世友介紹,該學院繼去年成功首批引進15名臺籍博士任教之後,今年再次引進了27名臺籍博士,成為大陸首家成批聘用臺灣教師的院校。目前,臺籍教師已佔該學院師資近7%。這些臺灣博士分別畢業于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高雄中山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10多所臺灣高校和美國、法國、紐西蘭等地高校,其中2/3教師的年齡都在45歲以下,大部分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有25人已獲得臺灣教育部門頒發的職稱證書。

  “臺灣博士生整體素質較好,具有較強的中英文讀、説、書寫能力,並擁有一定的工作(行業)經驗,能夠滿足南方學院建設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能力強、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水準師資隊伍的人才需求。”喻世友説,兩岸同根同源,臺灣地區人才到大陸發展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經過一年的觀察,喻世友認為,臺灣老師與大陸老師的明顯區別是“職業習慣”。他們往往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教學上,跟學生的互動比較多。

  來廣州之前,吳宏哲曾先後在臺灣和澳門任教。他表示,與臺灣和澳門學生相比,大陸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但需要老師更多的引導和啟發。“教學的時候儘量不要制式化的東西,希望激發他們自己的思考和想像力。”吳宏哲説。

  談到選擇來大陸教書的原因,吳宏哲表示,除了想體驗一下不同的環境之外,學校從科研經費和資源、生活待遇上給予臺灣教師的大力支援也有很大關係。據了解,為了吸引人才,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對引進的臺灣高層次師資人才實行年薪制,以20萬元人民幣作為引進人才的起薪,並設立科研啟動費和安家費,給予引進人才每人平均10萬元人民幣安家費和10萬元科研啟動費,並提供專門的工作室,作為其學習、研究的場所;為引進人才提供兩室一廳或三室一廳教師公寓;每年提供一次探親往返機票;足額購買社會保險等。

  與吳宏哲一樣在任教于南方學院經管係的臺籍博士艾之涵表示,廣州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和臺灣差不多,對在這裡工作生活還比較適應。“在這裡做科研和教學也比較自由,第一年的時候可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備課、教學,之後慢慢適應了就好。”艾之涵建議,臺灣教師大陸就業不要顧慮太多,有時候臺灣媒體上對大陸教育、生活和政策存在一些曲解和偏見。

  “在大陸工作,會比臺灣那邊更有成就感。”臺籍博士林鴻文説。

  據了解,中山大學南方學院2014年引進的15名臺灣籍教師目前已完全融入學院的工作和生活。他們國際化的知識背景、教學理念和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深受學生喜歡,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也得到了學院師生的廣泛讚許。2014-2015學年學生評教結果顯示,15名臺灣籍教師評教好評率幾乎都在96%以上,有7名老師的7門課程好評率達到100%。(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