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跨越10年。10年前,臺胞楊銀岳來滬定居,因一筆難辦的銀行業務認識了熱心的大堂經理朱捷。從客戶到朋友到親人,在人生旅程的最後10年中,是朱捷的仗義與愛心陪伴著楊老,溫暖著他。他家境富裕時,要收小朱為義子,被婉拒了;他身無分文後,小朱卻毅然承擔起他的生活,像兒子般為老人養老送終。
兩人的交往,被楊銀岳的臺灣好友徐明聽在耳中、感佩於心。前幾天,徐老料理完好友後事回臺之後,按捺不住寫了一封表揚信給工行上海分行,兩人的故事才被大家知道。
大堂經理當"家庭醫生"
2002年,朱捷30歲,在工行普陀支行的曹楊新村第二支行當大堂經理。憑著一副熱心腸,他利用業餘時間當起"老娘舅",為剛從臺灣來滬的楊銀岳夫婦倆解決了一筆涉及親屬矛盾的業務。
兩位老人雖有一雙兒女,但常年失去聯繫。於是,朱捷格外留心他們的生活。楊伯伯有糖尿病,一直要打胰島素,小朱利用當過部隊衛生兵的優勢,每週至少2-3次下班後從萬鎮路騎車到真南路,為楊伯伯打針,再為二老按摩。楊伯伯愛和他聊天,兩人都推崇水泊梁山的義氣,常在電話中一聊3個小時。"他們吵架,施阿姨打電話給我,要來我家住。我只好把她接回來,等氣消了再把她送回去。"小朱説。
"做我們乾兒子吧。"老人説。小朱婉拒了:"最怕被人閒言碎語,我才不要被人家説成貪圖你的財産呢,君子之交淡如水。"
2005年,二老説要回慈溪老家定居。雖不捨,小朱還是幫他們賣掉房子,依依送別。
為老人租房裝修養老
2009年,朱捷突然接到楊銀岳電話:"我回上海了,活不下去了。"他當天就趕到楊家,才知施阿姨過世後,楊老先遭詐騙又遇車禍,身無分文。朱捷看到老人晚景淒涼,十分不捨:"要不住我那邊去吧,離得近好照顧。""好。"老人一點沒猶豫。
可自家住6樓,老人爬樓太費力,唯一的辦法是在附近借套房子。正巧底樓出租,小朱找到房東張順興,軟磨硬泡要出比別人高一倍的價租房。張先生説:"別人躲都來不及,他卻弄個''爹''回來。萬一老人出事,誰負責?"可最終,他還是被朱捷的善舉打動,向當時的房客收回了房子,租給了他。
為了讓楊伯伯住得舒服,朱捷拿出3萬多元裝修,買了電器傢具,還墊付了房租。每個月,他都付水電煤和藥錢。楊伯伯的生活費,也都是他提供的,"到底為楊伯伯用了多少錢我也記不清了,反正錢拿出去了就沒想拿回來"。
鄰居嚴根娣説:"小朱太好了,每天早上6點多,他會先去看老楊再去上班,晚上還會送點菜過來。過年過節,他帶著老婆孩子老媽,端著飯菜下樓來和老楊一起吃,就算親生兒子也不一定做得到啊。"
小朱説,這些離不開家人的支援。"媽媽總跟我説,要照顧就照顧到位,要有責任心。妻子和兒子也很善良,經常下樓送菜。"
出殯時親手抬靈捧像
8月26日,83歲的楊銀岳辭世,小朱清晨第一時間發現。殯儀車來後,工作人員要他幫忙將老人抬上靈車:"你是兒子,你抬頭,我抬腳。"朱捷沒有辯解,默默地將150多斤的老人抬上了靈車。火化當天,朱捷按照習俗,像兒子一樣捧著楊伯伯的照片,見到特地從臺灣趕來的徐伯伯後,小朱再也忍不住淚水……
楊伯伯還有一個遺願--葉落歸根。楊伯伯曾帶小朱去老家墳地,再三關照要葬在那裏。時隔太久,小朱忘了地點,曾兩次開車去慈溪,始終找不到墳地。"一天半夜三點,我腦子裏突然閃現''小橋頭''三個字,直覺跟墳地有關。我睡不著了,馬上下樓打開車上導航,輸入小橋頭,果然找到了!"9月,他和徐明將楊老骨灰送至慈溪,老人終於陪妻子長眠在故鄉。
通過海基會,徐明聯繫上了楊老失聯多年、目前在澳洲的女兒。11月她將抵滬,由朱陪同公證。在與小朱的電話中,她感慨:"我爸那麼多年幾乎和所有人鬧翻了,但不知為何獨獨信任你。"徐明也説,楊老無數次提起朱捷,説"什麼事都不要你管,小朱會管"。
對此,朱捷卻認為再正常不過:"我們以前是客戶,後來是朋友,現在是親人。以前還覺得是做好事,現在覺得是小事。孤老找我幫忙,只要條件允許,有啥道理不幫他呢?他沒能力謝我,我反倒坦然,不怕別人説閒話了。"(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