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指尖翻飛中的夢想

2021-01-20 10:54:00
來源:青海日報
字號

  陽光下,孩子們剪紙的身影。青海日報記者 鐘倩 攝

  冬日裏,午後的陽光灑進教室,在一圈圈的光暈下,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剪紙,隨著形狀不一的紙屑飄落,手中上下翻飛的剪刀也停了下來。不一會兒,一個紅彤彤的“春”字就出現在孩子們手裏。

  這裡是大通特殊教育學校,承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特殊兒童九年義務教育。新的校舍今年9月才投入使用,寬敞整潔。

  授課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劉生蘭。劉生蘭今年60歲,每個星期二,她都會來到大通特殊教育學校,給“啟喑班”的孩子上一堂剪紙課。十年前,她接受大通縣文體旅遊局的邀請,來到了大通特殊教育學校,從此便風雨無阻。

  為了更好地溝通,剪紙課總是兩個老師一起上,劉生蘭給孩子們教剪紙,手語老師再把她的話“翻譯”給孩子們。剪紙課上有十幾個孩子,每到上課的時候,他們便格外認真,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一幅幅生動的作品便在孩子們的手中一點點成形。

  作為全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劉生蘭獲得過“青海省一級民間工藝師”稱號。除了大通特校的學生,她也會到其他普通學校授課,自己也開設了剪紙培訓班,但唯獨這堂課,劉生蘭堅持了十年。 “希望他們能通過剪紙贏得更多快樂,更好地融入社會。”劉生蘭説。

  對於“啟喑班”的孩子們來説,剪紙,是一扇窗,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劉生蘭有兩個特殊的學生,他們都畢業于大通特校,通過剪紙相知相愛,已經結為夫妻的兩人每週都會來到劉生蘭家裏繼續請教。千剪不斷、萬剪相連,鏤空與遮蓋構成美麗的畫卷,他們很多人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裏,但是他們心中並不缺少熱愛和希望。

  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的牡丹花、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墻上挂滿了孩子們剪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也出現在了興業銀行西寧分行的營業廳裏,客戶可以直接給學校打款,買到剪紙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幫助了孩子們,也讓他們的作品被更多人們看到。

  “患有聽障的孩子,往往在其他感官方面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比如動手能力特別強,做事特別專注,這恰恰是他們的優勢。”大通特殊教育學校校長何惠興説。

  學校開設了言語、動作、音樂治療等康復訓練,還開設了工藝美術、剪紙、書法等符合特殊學生發展的特色職業課程,希望他們畢業後有一技之長,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幾年間,大通特校有3個孩子考上了大學,其中一個孩子如今在四川大涼山支教,幫助更多的特殊兒童。“我們不僅希望孩子們將來能自食其力,也希望他們擁有健康陽光的心態,感知生活的美好。”何惠興説。

  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之後,孩子們眼界寬了,興趣廣泛了,他們的夢想也悄悄發生了變化。畢業後的孩子,有的成了廚師,有的當了老師,在不同的崗位上展示才能。

  “我期待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下課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教室回蕩,他們中的很多人雖然聽不見,但他們的眼中滿是燦爛星辰。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