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東莞GDP增速還會回來的

時間:2012-11-20 10: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所謂高水準崛起,第一,它是在一個相對較高水準上的崛起,東莞經濟總量全省第四,外貿出口總額全省第二,服務人口全省第三,財政收入全省第四,在高基礎上崛起。第二,崛起的水準要高,單靠傳統模式、傳統路徑來拼總量是不行的。</p>
<p>  當下的東莞正在經受近30年來最痛苦的煎熬。</p>
<p>  這個昔日的改革開放“排頭兵”和“試驗田”,今年前三季度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連續位居廣東省末位,在東莞的歷史上幾乎前所未有。這是對新任市委書記徐建華的嚴峻考驗。他坦言,履新的這一年相當不易。</p>
<p>  徐建華明白,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仍然相信,拐點很快會到來,GDP增速還會回來的。</p>
<p>  <strong>東莞崛起的水準要高</strong></p>
<p>  《中國經濟週刊》:你如何評價東莞過去10年的發展?</p>
<p>  徐建華:整個10年,東莞保持相當快的發展速度。過去5年,轉型升級任務更加繁重,在取得經濟增長的同時,東莞更注重結構優化和品質提高。應該説,東莞這10年的發展變化是我們中國發展變化的一個精彩縮影。</p>
<p>  《中國經濟週刊》:東莞近年如何應對經濟發展與轉型過程中的矛盾?</p>
<p>  徐建華:東莞的産業結構外向成分比較大,因此在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經常會率先發現問題,比如説加工貿易。這也是為什麼2008年以來,總理多次調研都是在東莞,召集國家有關部門研究出臺一些政策。在社會管理方面,區域的協調發展必然會帶來産業轉移,包括我們省委省政府的“雙轉移”政策,帶來什麼呢?人口的流動。東莞有近700萬外來人口,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是重要任務,我們和省社工委共建了全省創新社會管理的移民區。</p>
<p>  《中國經濟週刊》:2008年以來,東莞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處於下行狀態,目前的發展壓力如何?</p>
<p>  徐建華:今年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的開局之年,取得的成績、應對的困難,迎接的挑戰都不容易。因為我們是在低位中開局,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一季度經濟增長1.3%,全省最低;到上半年的2.5%,還是最低;到三季度的3.5%,還是全省最低。這種一位數的增長在東莞發展的歷史上個別年份有過,但是很少很少的情況,在5以下的情況就更少。</p>
<p>  我們總説要淡化GDP的概念,淡化總量排名。但是經濟增長速度下行帶來的不僅僅是GDP的問題,恐怕包括社會管理的問題。我們即便可以忍受GDP的下降,但是GDP下降以後帶來就業崗位的減少,意味著下崗待業或失業人員的增加。城市裏無業居民多了,社會管理的附加成本就會增加。但東莞又不能再回頭走傳統的發展路徑,那樣我們從2008年以來貫徹省委省政府“雙轉移”、“雙提升”等一系列戰略決策部署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也會前功盡棄。既要考慮發展品質,又要兼顧就業、社會管理、社會大局問題,這項工作是壓力比較大。</p>
<p>  《中國經濟週刊》:外部經濟環境惡劣,內部需要轉型升級的情況下,東莞提出了要實現“高水準崛起”,如何理解“高水準崛起”?</p>
<p>  徐建華:第一,它是在一個相對較高水準上的崛起,東莞經濟總量全省第四,外貿出口總額全省第二,服務人口全省第三,財政收入全省第四,在高基礎上崛起。打個比方,我100米跑,你是在13秒的基礎上崛起跑12秒,還是從11秒的基礎上崛起跑10秒5,那難度不一樣的。第二,崛起的水準要高,單靠傳統模式、傳統路徑來拼總量是不行的。</p>
<p>  <strong>對接穗深港,共同完成轉型升級</strong></p>
<p>  《中國經濟週刊》:你提出“水鄉一體化”的構想,但並沒有採用按行政區劃配置資源的方式,而是按經濟區域配置資源,為什麼?</p>
<p>  徐建華:國家出臺主體功能區戰略,就是按照經濟區域配置資源。東莞的水鄉比鄰省會廣州,特色明顯,卻是欠發展的地區。經過研究,相較于按行政區劃去配置,我們認為一體化的辦法統籌水鄉發展可能更順暢,效率更高。當然水鄉一體化會有一個中心,把市裏的職能下放,由中心去服務,至於服務機構、服務職能、工作人員等情況都會做順勢而為的調整,當然也不排除經過法定程式去進行行政區劃的撤並。但那個時候,産業佈局已經完成,規劃、基礎設施等分工已經確定,撤並將水到渠成,剩下的就是解決幾個幹部安排的問題。</p>
<p>  《中國經濟週刊》:這個片區與廣州交界毗鄰,東莞將如何與廣州對接?</p>
<p>  徐建華:我們自覺地把水鄉放到廣州南部特別是南沙這一帶,儘量融入大南山,大南山是國務院批准的一個重大發展平臺,它享有特殊的政策,水鄉現在享受不到這個政策,但我們必須對接它,自覺地把它放到大集團裏面去,這是一個更大範圍更高層面的發展概念。</p>
<p>  《中國經濟週刊》:30多年前,東莞利用粵港的産業轉移形成了一次飛躍,未來東莞將怎樣與香港合作?</p>
<p>  徐建華:東莞的工業化、經濟總量的快速發展,過去重要的是港企,現在還是。在東莞的港企也遇到金融危機、歐債和轉型升級的陣痛,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把生産環節搬到越南或者國內別的地方。因此,我市黨代會提出,主動對接穗深港,通過交流合作與對接,雙方共同完成轉型升級。</p>
<p>  《中國經濟週刊》:東莞對於港企仍然有吸引力嗎?</p>
<p>  徐建華:很多港企都在東莞完成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做品牌、搞研發、搞行銷網路,把生産環節轉出去。我們還可以提供很多服務,比如説大學創業園。香港高度發展的物流業、資訊産業都是我們東莞轉型升級必須要加強的領域。下一步,可能很多大學會孵化出創業的中小微企業,他們需要金融支援,我們鼓勵香港的創業基金等來東莞尋找發展空間。 </p>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