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爆炸時代,因為話語權和影響力的競爭,人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梳理”過的資訊尤其是各類“預期”所引導。這類資訊,作為參考未嘗不可,如果實情不符合“預期”,那應該是“預期”有誤。若“迷信”這類“預期”,甚至將“預測”當“真”,未免本末倒置了。
讀許多對今年1月經濟數據的評論,多數都認為與“預期不符”。筆者對此想説的是,千萬要注意,如果老拿“預期”去“套”數據,這有可能使“預期”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對經濟實情的認識並主導了對數據的解讀。如果不能以符合邏輯的和按照經濟基本規律的分析思路正確理解“預期”和公開數據,可能扭曲這些數據發出的資訊,誤導對未來政策和投資決策的判斷。
就拿今年1月來説,因為有元旦和春節兩大節日因素,消費品特別是食品需求的增長必然增加食品價格上升的壓力。而食品一直都在CPI的所有商品中佔較大比重,食品價格上升推高價格指數是每年春節月份的規律。所以,今年1月CPI增長4.5%原就在情理之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但是,依據與4%左右的通脹“預期”不符的觀點,CPI增長4.5%似乎被認為是不正常的。不能不説,在並非所有人都具備一般經濟學常識的環境中,這種不斷灌輸並被強化的“預期”,認定那是真實的未來的偏向,結果會很嚴重。因為一旦數據與預期“不符”,思路就會偏向認為數據有誤,或者認為是形勢運作“偏離”了預期,而不是預期錯了。這就把事情弄反了。“預期”並非真實的狀態,只是在一些假設條件下的事前的判斷,受到不同偏好和資訊不對稱甚至利益導向的影響,過高或者過低的各類“預期”屢見不鮮。如果對“預期”過度依賴甚至“信以為真”,比較容易誤判形勢,也會對政策産生不切實際的預期,誤導各方面的決策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説,通脹是最容易計算和“預測”的指標,可如果倒回去做個統計,除了發生“泄密”事件以外,有多少“預期”是“準確”的呢?
具體看今年1月的進出口數據,要説與“預期”不符,顯然沒有什麼道理了。1月出口增長下降0.5%,進口增長下降15.2%。出口數據一般從兩方面解釋,一是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下外需市場萎縮,中國出口增長下降。對歐洲的出口去年就已減少,如果在前期“預測”中沒有把這個已知資訊放進去,出口變化當然無法與“預期”相符。筆者的看法是,這主要還是受外部需求季節性因素影響。國外主要出口市場的消費高潮在去年年底的耶誕節期間,美國人全年25%的消費是發生在耶誕節期間。1月進口在聖誕高峰消費以後有所下降應該是符合規律的。去年12月的海外訂單有所下降也已經給出了1月出口增長會略有下滑的已知資訊。因此,出口下降,符合規律,也印證了上月已發出的信號。如果説不符合“預期”,那應該是“預期”有誤。
至於進口下降,更多還是國內的節日因素。因為兩個節日的關係,1月工作日大減,原材料進口,零配件進口,自然會相應下降。如此明顯的季節性因素,假如預期沒有充分考慮,與預期不符也就不足為怪了。
央行發佈的1月信貸規模7381億,M2增速12.4%數據,與“預期”更大大地不符。於是,隨即又有了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
事實上,1月信貸和M2增長與“預期不符”,與去年春節在2月,1月經濟仍然呈正常狀態有關。M2是同比增長數據,1月出現增長幅度上的差異也是合理的。如果現實問題不是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不足,也不是經濟增長缺乏動力,貨幣政策就沒有必要做出過度反應。另外,1月外貿順差增長280億美元,而1800億的外匯佔款可能增加銀行新的流動性。在這種情形下,因為1月貨幣數據與“預期不符”而産生對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恐怕又是一個缺乏資訊充分對稱,與未來貨幣政策很難相符的“預期”了。
每年根據經濟運作的貨幣需求增長,貨幣當局都會投放貨幣。而投放貨幣的工具無非是降低利率,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存準率下調,信貸規模擴大,還有不被對衝的外匯佔款等。具體使用哪一種工具,或者幾種工具協調配合,央行理應根據經濟的一些綜合指標決定。但是貨幣政策是否轉向,更要緊的是要看M2增長的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是否變化。M2增長目標是全年平均增長水準,每個月的增長不會完全一樣。比如1月,12.4%的增長可能低於全年的目標,但符合通脹增長和生産性活動收縮,投資和信貸需求不十分旺盛的實情。
準確判斷未來的經濟形勢是不容易的。未來是“未知”的。根據已知資訊的分析做出的判斷,基本假設是經濟現象也是有規律的。但是歷史不會完全重復,經濟規律也不會完全重復,何況現實世界中還有許多統計學中的“噪聲”,概率論中的“隨機”現象,計量經濟學意義上的偏離回歸直線的“散點”,社會和市場上所謂黑天鵝等等離經叛道的事件會發生,凡此種種,都會干擾規律的重復,使“預期”與真實“不符”。也因此,包括像IMF這樣“權威”的國際機構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預期”,鮮有準確發佈的時候。美聯儲對美國2011年經濟的預期,不就被評為“不靠譜”嗎?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都希望有人來梳理資訊,然後沒有成本地獲取“被”梳理的資訊。因為話語權和影響力的競爭,“被”梳理的資訊也確實在免費提供。人們由此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梳理”過的資訊所引導。對這類資訊,作為參考未嘗不可,但若“迷信”這類“預期”,甚至將“預測”當“真”,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對於鋪天蓋地的各類預期,大家務必保持一份清醒。(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 左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