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貨幣政策不必過於依賴“調數量”

時間:2012-02-20 10:30   來源:新京報

  自1998年貨幣政策轉向以間接調控為主後,央行針對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高達40次,公開市場操作更是高達近千次。而作為貨幣價格調整主要工具之一的利率,1998年至今調整僅為20次。

  2月18日,央行決定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此次下調將釋放流動性約4000億元,結合去年12月5日的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連續兩次下調,已經成為2012年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標誌之一,亦已構成我國宏觀目標從2011年“控通脹”轉向2012年“穩增長”的主要貨幣工具之一。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相對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為“穩增長”增加一定的擴張動能。但是,我們同樣必須承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僅限于“宏觀總量”,而起不到“微觀品質”的作用——也就是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所形成相對擴張的信貸規模,這部分由此相對增加的信貸供應量,因缺乏貨幣價格層面的信號,導致銀行和企業均難以基於財務成本進行評估。從而信貸規模相對增加的結果,仍將以大中型企業受益為主,而很難流到急需資金的小微企業。

  貨幣政策對“調數量”的癡迷,是1998年央行取消帶有計劃經濟特徵的貸款規模控制後,執行以間接調控為主貨幣政策的主要特徵。當然,貨幣政策的數量工具,除存款準備金率外,還包括央行正回購、逆回購和再貸款等公開市場操作。

  近15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對“調數量”較為重視,對“調價格”較為忽視,我們可以通過粗略統計得出:自1998年貨幣政策轉向以間接調控為主後,央行針對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高達40次,公開市場操作更是高達近千次。而同期央行對價格工具使用的頻率和力度,則明顯要少很多,以作為貨幣價格調整主要工具之一的利率為例,1998年至今調整僅為20次。

  僅以2010年底我國宏觀政策轉向“控通脹”以來,我國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高達11次(9次上調、2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逾百次,在數量型貨幣工具頻繁使用時,同期我國的利率調整僅有5次(加息佔主導)。

  如果説,在2005年我國銀行業剛剛通過合規改制,因存在國家財政此前高達4萬億元的注資和沖銷成本,需要通過較高的利差壟斷獲取收益,尚不宜急於放開利率管制。但是,2006年後我國大型銀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銀行陸續上市,其所賺取的利潤累積已足以覆蓋此前財政注資及沖銷成本,此時貨幣政策仍然過於癡迷于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數量工具,而過於忽視利率等貨幣價格工具,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此外,在1998年我國貨幣政策轉向以間接調控為主時,因彼時我國金融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且貨幣價格的傳導機制尚不健全,而偏向於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數量工具,應該説尚有合理性。但是,在我國金融市場急速擴張、且貨幣價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漸明顯的近幾年,仍然過於忽視利率等貨幣價格工具的作用,則不僅會弱化我國銀行業的真實經營能力,更會弱化我國實體經濟對貨幣成本核算的敏感度,至於總量逾千萬的小微企業,則更會持續陷入“貨幣寬鬆信貸難,貨幣緊縮信貸更難”的窘境。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